-

为什么美国没有雾霾现象(为什么美国没有雾霾)

来源:小高教学网 作者:本站 时间:2023-05-05 10:28:01 阅读次数:0

近期不少网友都在问:为什么美国没有雾霾现象(为什么美国没有雾霾),小编也是查阅很多资料,整理了一些相关方面的答案,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14471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37分钟,请仔细阅读哦!


目录:

「城市漫评」美国驻华大使馆与“雾霾”概念的时兴

#新


网上有网友调侃:如果没有骆家辉,我们还不知道什么是雾霾。骆家辉在任美国驻华大使期间,他偏说北京的“雾”不是雾而是霾,并且说这个PM2.5的霾是会致癌的毒物。他还当真和气象局较劲在使馆区装了雾霾收集器,用数据来驳斥国家气象局和环保部发布的数据。自此,“雾霾”一词才开始真正走进人们的视野,包括媒体和政府部门在内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与他们朝夕相处的雾霾问题。




一时间,各类空气净化器在各大商场和网络平台热卖;智能手机中的天气预报软件也开始增添了“雾霾”这一检测指标;“雾霾”时不时地变成新闻热词,河北的邢台、石家庄等地开始成为新闻中雾霾经常“爆表”的城市;“APEC蓝”变成不少北京市民的怀想......




然而,室内的空气净化器能否真正有效还是一个遭受质疑的问题,但广大的购买者则在心里多了一道安全保卫屏障。在1954年伦敦的“烟雾事件”中,大雾持续了约5天时间,据当时英国官方的统计,在大雾过后的两个月时间里有8000多人相继死亡。现代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在倡导健康生活的同时,随之关注与他们的健康息息相关的雾霾问题。




由于我国仍旧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与发达国家的竞争中,有些方面仍有很大的差距,国民经济要发展,工业自然也要同步建设。当然,并不是说这些工业生产造成的污染问题完全不可避免,只是我们有些太关注经济的发展而忽略甚至无视了对环境的保护,雾霾也就乐此不疲地跟着大家。我们的子孙后代要繁衍生息,人类就要可持续发展(这是比较自私的观点),别忘了,地球上还有亿亿万万的人类以外其他的生灵也要生存和繁衍。我们绝对不能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18世纪工业革命的诞生地——煤烟熏黑的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就见证了大气污染治理等一系列棘手的环境问题,因为这是得不偿失的,同时环境治理的代价也是极大的。




与此相反,有一个值得我们借鉴的例子: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德国鲁尔区的企业各行其是,环境公害问题严重。为了治理环境污染,州政府投资设立了环境保护机构,颁布了环境保护法令(并得到了有效实行!),统一规划,全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昔日塌陷的矿井变成了湖泊,废弃的工业用地披上了绿装,蔚蓝色的天空与绿茵茵的大地相互映衬,现在鲁尔区早已成为欧洲领先的环保技术中心。




近来还有一个新闻是,在河南等一些农业地区,政府禁止当地农民焚烧秸秆来防治雾霾,甚至采取突击检查、罚款等手段来强制执行。正如我们所知道的,大气还有一定的自我净化能力,当然,大规模燃烧秸秆会造成环境污染,这是毫无疑问的。可是,雾霾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污染问题,而农民燃烧秸秆的习惯已延续了近百年,其实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工业企业的废气排放,这致使大气的自净能力趋于饱和,而燃烧秸秆则是一个次要的问题(十多亿的居民家庭做饭还有油烟呢)。因此,政府和社会应当更多地把雾霾防治着力点放在工业企业的废气治理上,过亿的汽车废气排放问题上......而不是舍其主而取其次,这对雾霾的治理是无多大益处的。




“同在蓝天下,共享好资源”,这是宪法赋予我们每一位公民应有的权利,可是当天空不再碧蓝、雾霾频现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实际行动起来并有所反思呢?




洛杉矶仍在为雾霾而战

这个在网上看到的,整理了下,和大伙分享下。我相信我们会处理的比他们还要好。




洛杉矶是美国的⼯业城市。




1943年的“洛杉矶雾霾”事件和之后发⽣的“光化学烟雾”污染,让洛杉矶政府和市民下决⼼采取措施根治雾霾。1939年到1943年间能见度迅速下降。洛杉矶⼈也越来越感到震惊,烟雾模糊了他们的视野,烟尘侵⼊了他们的肺部。




1943年7⽉26⽇,更严重的状况发⽣了。当⽇,烟雾笼罩城区,⼤块厚厚的烟幕降落到洛杉矶市中⼼,明明是⽩昼,却昏天⿊地,能见度只到3个街区以内。当时正值酷暑,在热浪之下,“毒⽓”变本加厉,袭击⼈们的眼睛和喉咙,使⼈产⽣难以忍受的刺痛之感。由于当时正在同⽇本作战,⼈们甚⾄怀疑遭受了敌⽅的“毒⽓攻击”。这就是有名的1943年“洛杉矶雾霾”事件。




类似做法是:


40-50年代初,规范露天垃圾燃烧、禁⽌后院焚烧、减少⼯⼚烟雾排放、削减炼油⼚⼆氧化硫的排放等。




50年代以后:通过削减炼油⼚和加油操作过程中的油⽓挥发减少碳氢化合物的排放;建⽴机动车尾⽓排放标准;柴油货车及公共汽车采⽤丙烷代替柴油;减缓重污染企业的发展;禁⽌露天焚烧垃圾;发展快速公交系统。




60年代空⽓质量规章制度的实施显著地减少了排放,治理含有碳氢化合物的化⼯溶剂、垃圾填埋场有毒⽓体、热电⼚氮氧化物、处理动物⼯⼚的排放。




60-70年代重点机动车:加油站油⽓回收、催化转化装置、机动车强制排放检测。




70年代开始,淘汰含铅汽油的使⽤。




80年代,重点都放在控制以下6种污染物上:臭氧、悬浮颗粒物、⼀氧化碳、⼆氧化氮、⼆氧化硫和铅。




80年代要求⽯化企业提供清洁汽油。




90年代提出了清洁车辆和燃料的⽬标。




1977年成⽴南海岸空⽓质量管理局,开展跨⾏政区域协同污染治理。




80年代末还采取措施控制特殊有毒污染物,如:六价铬,⽯棉,以及已知破坏地球的平流层臭氧的氟氯化碳(即氟利昂)。




1987年采取了⼀个⾥程碑式的交通共乘⽅案。




90代初,不再是简单控制⼯⼚烟囱和汽车尾⽓,将重点放在了运输和市场激励措施上。




1992年实施了区域清洁空⽓市场激励⽅案(RECLAIM)。包括⼤约330家主要排污企业,排放包括氮氧化物、硫氧化物以及燃烧的副产品,都是形成臭氧和颗粒物污染的组成成分。




2003年,联邦政府尚未要求强制性达到PM2.5标准时,加州率先制订了强制性标准(12µg/⽴⽅⽶,2006年联邦标准15.0µg/⽴⽅⽶)。




主要启⽰




经过⼏⼗年的治理,洛杉矶地区的空⽓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除臭氧、短时可吸⼊颗粒物PM2.5和全年可吸⼊颗粒物的污染指标未能达到联邦空⽓质量标准外,其它污染物指标均达到联邦标准。据⼀份2012年公布的报告披露,2011年,加州空⽓污染达到不健康⽔平的次数⽐10年前⼤幅减少。与2000年时相⽐,加州全州范围内2012年达到“不健康空⽓”⽔平的⽇⼦减少了约74%。1980年⾄2011年间,在加州全境内臭氧污染都有所下降;在同⼀时间框架内,颗粒物质排放也有所减少。总结加州法理空⽓所⾛的路,其主要经验有以下⼏条:




⼀是制定严格的空⽓质量标准和污染治理政策。




⼆是建⽴跨区域治理机构。由于空⽓污染是跨界的,受地理环境、上下游关系的影响,⼀座城市⽆法独⽴做好空⽓污染治理,必须打破⾏政区域限制,建⽴跨区域的空⽓质量管理机构,并赋予强有⼒的⾏政执法和监管权利。空⽓污染监测数据24⼩时实时地在⽹上发布,公众随时可以查看。




三是强有⼒的民意⽀持。公众强烈要求有⼀个清洁的环境是洛杉矶空⽓质量持续改善的推动⼒。美国《清洁空⽓法》的出台也是公众运动的结果。公众透过法律诉讼和其他⾏动向政府施加压⼒,是迫使未尽全⼒的政府机构正视空⽓问题的重要因素。此外,环保运动的兴起和政治领袖的决⼼也是推动洛杉矶空⽓污染治理的关键因素。⽬前,在美国,公众可以全⾯参


四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洛杉矶的传统制造业已基本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从⽽⼤⼤减少了污染物排放。近年来,洛杉矶地区新兴产业发展迅猛,如电⼦、通讯、软件、⽣物技术、互联⽹和多媒体产业兴起,逐步替代了传统机械制造、能源和化⼯产品的⽣产,⼤⼤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量。




五是⿎励清洁能源和可再⽣能源的开发和利⽤。美国环保署已经针对发电站、汽车等微⼩颗粒物排放源发布了规范和指导,其中包括对公共汽车和轻型卡车使⽤清洁能源,减少排放;对柴油发动机执⾏多层次的废⽓排放标准,要求发动机⽣产商制造符合先进排放控制标准的产品,从⽽使废⽓排放减少90%以上。




洛杉矶地区要求使⽤天然⽓替代⽯油或燃煤发电;⿎励使⽤风能、太阳能等可再⽣新能源使⽤;加强可再⽣能源和提⾼能源使⽤效率研发;制定减少温室⽓体和臭氧排放政策;提⾼建筑节能标准;为购买新能源汽车和安装太阳能设备的家庭提供财政补贴等。




六是发展公共交通,减少汽车⽤量。汽车、港⼝船舶和货物运输是洛杉矶最⼤的空⽓污染源。洛杉矶地区⼤⼒提倡公共交通,扩建区内轻轨系统和洛杉矶市地铁系统;在⾼速公路上设⽴两⼈以上车辆专⽤通道,并允许单⼈驾驶新能源汽车使⽤专⽤通道;在市区增设⾃⾏车车道;要求船舶进⼊洛杉矶港⼝后使⽤岸上电源;设⽴过境运输车辆专⽤通道;淘汰⾼污染柴油车辆等。




七是做好城市规划,提倡居家节能。做好城市规划,增加主要交通⼲道、轻轨和地铁沿线的住宅密度,控制郊区的⽆限制性扩展;⿎励民众在⼯作地点附近住房,缩减上下班的距离;⼤⼒发展节能住房,修建更加密闭的屋顶和窗户;更新家⽤供暖系统,提倡使⽤节能灯,⽀持节能家电销售等


美国第一次载人登月后,为何50年过了,再也没有一次载人登月

美国东部时间1969年7月20日16时17分43秒,搭载着3名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埃德温·奥尔德林和迈克尔·柯林斯的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稳稳地降落在月球表面上。登月舱随即缓缓着陆,阿姆斯特朗立即兴奋地向美国宇航局发来报告:“休斯敦,这里是静海基地,鹰已经着陆。”


几个小时后,阿姆斯特朗走出了登月舱,说出了让全世界至今记忆犹新的一句话:“对于一个人来说,这是一小步;但是对于全人类来说,这是一大步。”


(阿波罗登月)


这个历史性的时刻,距今已过去了整整半个世纪。


但奇怪的是,美国这一次登月以后,就再也没有进行过登月行动。而其他国家也没有实现过登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也因此,关于美国在上世纪登月是一个骗局的传闻,便开始甚嚣尘上。据调查,在美国国内,有超过2000万人认为,所谓美国人登月,就是美国航天局的精心炮制的世纪大骗局,是为了骗取美国政府的科研资金而已。


同时,在全世界,也不乏众多持相同观点的人。他们认为,在上世纪冷战背景下,美国为了在太空探索上压过苏联,不惜通过作假,以赢得军备竞赛的胜利。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一位曾供职于美国航天局的工程师比尔·凯恩,专门写了一本名为《我们从未登上月球》的书,对美国所谓的“登月成功”,进行了无情的批驳。


他认为,搭载宇航员的火箭,确实是发射了。但目的地不是月球,而是南极某个偏僻荒凉之地。在军方用飞机收回飞船后,宇航员们就在摄影棚里完成了登月过程的拍摄。


比尔·凯恩甚至爆料,这三名参与作假的宇航员,之所以最终死于谋杀,是因为他们知道美国宇航局登月造假的全部过程。


(被质疑的美国国旗)


梳理质疑阿波罗登月的观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美国国旗为何会迎风飘扬?


众所周知,月球表面的大气压是地球大气压的 1/1014,几乎完全处于真空状态,没有空气流动。既然这样,那么,宇航员插在月球表面上的美国国旗,怎么就迎风招展了呢?


其二,照片背景里的太空漆黑一片,为何看不到任何星星?


既然月球没有大气层,也就不会存在光线的折射,更不可能出现云层。那么就应该清楚地看到群星璀璨的画面。但美国宇航局提供的照片显示,月球的夜空一片漆黑,根本找不到一颗星星的存在,难不成月球也存在雾霾?


其三,为何宇航员周围出现多个不规则的影子朝向?


按理说,月球上只有唯一的一个光源,那就是太阳。既然只有一个光源,那么每一位宇航员,也只能出现一个影子,而且影子的朝向肯定是一致的。怎么就出现了一个宇航员多个影子的情况呢?


其四,为何日本发射的月球探测器没有发现“阿波罗”留下的任何痕迹?


2007年,日本人发射了“月亮女神”号月球卫星探测器,但这颗卫星在运行到“阿波罗”曾经着陆的上空区域时,没有发现任何人类留在月球上的痕迹,这充分说明“阿波罗”根本没有在月球上着陆过。


(登上月球的航天员)


当然了,除了这些,还有人提出诸如“阿波罗”降落时,为何没有扬起灰尘?


尽管有着许许多多的疑问,不过,也有人认为,美国人登月应该是真实的。


首先,美国人登月采取的是全球实况直播,全世界很多人都睁大了眼睛实时收看。


自从“阿波罗”11号首次登月成功后,美国人前后共发射了7艘载人登月飞船,除“阿波罗”13号失败外,其余6次都圆满成功,共有12名宇航员顺利登月,在月球上停留近300小时。带回月球标本近400千克,开展了多项科学实验。直到1972年12月20日,“阿波罗”17号的指令舱返回地球,美国的这次探月活动才宣告结束。


这次规模宏大的登月活动,涉及2万家企业、200多所大学、80多个研究所和近50万科技工


其次,前文提到的几个疑点,科学家们都一一作了解释。


美国国旗为何会飘扬的问题,科学家解释说,这是一面塑料国旗,在折叠的过程中产生卷曲,使得它看起来一直在“飘扬”。


关于月球夜空没有星星的问题,这是因为月球表面反射了强烈的太阳光,胶片曝光时间过短,无法拍到星空。


至于影子的问题,还是基于月球凹凸不平的表面,和多面体构成的登月舱对太阳光的强烈反射,产生多个方向,因而出现不同方向的影子。


(彭斯旧照)


那么,日本的“月亮女神”号为何没能发现“阿波罗”的登月痕迹呢?那是因为它的飞行高度为100 千米,只能识别月球上超过50米的物体,所以无法捕捉到“阿波罗”留在月球上的痕迹。


而在2009年,美国人在“重返月球”的过程中,已经发现了遗留在月球上的登月舱以及月球车等。


那么,为什么美国人没有再次登月呢?


其实,美国人实现登月是在上世纪冷战背景下产生的,是情势所逼,不得不为。而在是否重新登月的问题上,关键取决于登月的目的。


在2019年3月,美国副总统彭斯就宣布,特朗普要求美国宇航局在2024年,实现载人重返月球的计划。


而特朗普的这一举动,除了有一定的政治目的外,更重要的,是计划建立月球基地,为登陆火星做准备。


(参考资料:《太空探索》《我们从未登上月球》)


70多年前的“伦敦毒雾”有多恐怖?夺去1.2万人生命,后遗症伴随一生

文·图/姜森


2022年12月5日,伦敦人如常开始一天的生活。英国环保组织“灭火”在其网站上提醒人们,“不要忘记70年前那个恶梦般的日子”。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轻视,必将招致对自身的巨大伤害。


英国伦敦的雾很有名,故被称为“雾都”。雾,多少带有一些浪漫、神秘的色彩。然而,伦敦人似乎不太喜欢雾。在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的作品中,有关雾的大量描写都令人感到不舒服。70年前,促使伦敦人向大雾宣战的,是一场持续了整整4天、夺去1.2万人生命的的烟雾。


夺去1.2万人的生命

1952年12月5日,一场意料之中却又大大出乎人们意料的烟雾,突然将整个伦敦笼罩于其中。伦敦居民一早醒来,纵使早已习惯在浓雾中生活,也被眼前这一幕惊呆了。只见比往日更浓的烟雾将城市彻底包裹,人们几乎看不到稍远地方的任何东西,能见度只有几英尺,甚至到了“遛狗不见狗”的地步。除了看不清,很多人还觉得眼睛和鼻子很不舒服,禁不住打喷嚏、流眼泪。


这场烟雾很快便对伦敦居民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面对如此浓烈的大雾,伦敦机场不得不取消了所有航班。马路上的汽车如蜗牛般爬行,即使开着车头灯,司机也看不清稍远一点的路况,只能一点一点地往前蹭。即使如此,仍不时发生交通事故。幸好所有汽车的速度都很慢,没有造成严重的伤亡,只是加剧了道路的拥堵。伦敦的大街小巷都排起了汽车“长龙”,心急如焚的司机拼命按喇叭,“长龙”却丝毫不见移动。


行走在街上的人大都提着煤油灯,即便如此,也只能沿着马路护栏或房屋墙壁摸索前行。有人甚至连自己的双脚都看不清,稍有不慎就会被绊倒。


烟雾不但遮挡了人们的视线,还影响了伦敦各行各业的经营。无处不在的烟雾“入侵”室内,电影院和剧院被迫关门,因为观众根本看不清银幕上放映或台上演的到底是什么。这天是星期六,晚上萨德勒威尔斯剧场上演莎士比亚的名剧。不知是谁中途退场,打开剧场大门却没有及时关上,浓雾趁机钻了进来。很快,话剧变成了“广播剧”,观众们只听得见熟悉的台词,却看不到演员的身影——浓雾把舞台包裹得严严实实。没过多会儿,流芳百世的台词也没人继续念下去了,只剩下演员和观众们持续不断的咳嗽声。剧场方面只得宣布终止演出,让大家赶快逃离。


整个城市受到的另一个严重影响是犯罪率上升。在大雾的“掩护”下,窃贼破门而入;匪徒站在街角,一有机会就抢走女人的挎包。没人能看清抢包的人,执法人员也无从着手调查。


以上还不是最严重的问题。更糟糕的是,伦敦居民的身体健康受到严重损害。烟雾夹杂着各种气味,且含有大量有害物质。整个伦敦似乎被放进了一个“臭鸡蛋”中。居民只要出门就会戴上口罩,但这并不能阻挡刺鼻的气味。很多人感到胸口窒闷、呼吸困难,街上到处都能听到剧烈的咳嗽声,甚至呕吐声。


据当时的一位美国外交官回忆:“我们乘坐飞机抵达伦敦时,因为机场烟雾弥漫,所以飞机只能降落在伦敦南面32公里处的一个小型机场。踏出机舱门的那一刻,一股硫酸和煤烟的气味扑面而来。接下来的几天情况非常糟糕,夜里在伦敦的街道上行走,口中会有一种莫名的金属味道,鼻子、咽喉以及眼睛都会受到辛辣般的刺激——想象一下用手剥开洋葱时的感觉……”


烟雾中附着许多有害物质,不仅加重了人们呼吸道的负担,甚至会危及生命。最先对突然而至的烟雾有所反应的,是参加当地一场畜牧业展览会的牛。在展会现场,350头牛中有52头中毒,其中14头濒临死亡,1头当场死亡。连健壮的牛都承受不了这种烟雾,它对人类的损害可想而知。


据相关部门检测,当时被烟雾笼罩的伦敦,烟尘浓度最高时达每立方米4.5毫克,是正常水平的10倍;二氧化硫的最高浓度是正常水平的7倍。伦敦居民中身体出问题的人越来越多,数不清的人患上了呼吸道疾病,医院人满为患。在短短5天内,有4000多人因这场毒雾丧生。


1952年12月10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冷空气拯救了伦敦。因为它的到来,毒雾终于被驱散。


然而,事情远未结束,毒雾带来的后遗症依然在伦敦肆虐。在接下来的两个多月里,又有8000余人死于呼吸道疾病所引起的并发症。除此之外,还有成千上万的人患上了支气管炎、冠心病、肺结核、心脏病、肺炎等疾病。这些疾病大都伴随他们一生。


“元凶”和“帮凶”

那么,夺命烟雾是如何形成的呢?其“元凶”就是工业排放和居民取暖烧煤所生成的烟雾,而“帮凶”是所谓“逆温层天气”(因缺少空气的流动而出现的逆温现象,地表上暖气层覆盖了冷气层)。


工业革命给英国带来了强大的国力,同时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对于伦敦居民而言,工业革命给他们创造了数不尽的便利:在家有暖气,出行有火车、地铁。在这些便利的背后,伦敦人所付出的代价是极其沉重的:常年生活在灰蒙蒙的天空之下,整日闻着刺鼻的气味,很多人患上了不同程度的呼吸道疾病。


工业革命的核心燃料是煤,无论取暖还是发电,无论火车还是地铁,在当时都以煤为燃料。自1800年起,英国的煤炭消耗量每年递增,且增加的幅度越来越大,到1950年已达近2亿吨。随着煤炭消耗量的不断增长,排放到空气中的烟尘、有毒气体也不断增多。


煤炭中含有硫,其挥发到大气中会产生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等有毒物质。当城市上空的大气中累积的烟尘和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有毒物质达到临界点,夺命烟雾就形成了。


伦敦上空的烟尘和有毒气体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工业排放。当时伦敦市区建有大批需要烧煤才能生产的工厂。因为广阔的市场需求,这些工厂昼夜不停地生产,向伦敦上空排放了大量烟尘和有毒气体。更重要的是,这些工厂为了节约成本,都选择将烟囱建得很低,基本上只有10—15英尺(3.05-4.57米)。也就是说,烟尘和有毒气体直接被排放到低空中,非常不利于消散。


其二是居民取暖烧煤生成的烟雾。伦敦居民取暖所用的煤炭没有工业用煤多。据统计,1952年全英国的家庭用煤量,还不到煤炭总消耗量的五分之一。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家庭用煤所产生的烟尘和有毒气体远超工业用煤。


据有关机构事后统计,在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中,家庭用煤要负近八成的责任。很多人不理解,工业煤炭消耗量远比家庭煤炭消耗量多,为什么其产生的烟尘和有毒气体要少于家庭用煤呢?原来,虽然大部分工厂为了节约成本,都使用比较落后的设备,很少安装除尘和清洁设备,但工厂设备在能源效率上仍然优于家用设备。当时伦敦居民家中使用的多是传统壁炉,其产生的温度往往低于煤炭完全燃烧所需的温度。于是,燃烧不充分的煤炭产生大量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和焦油的烟 雾,并被排放到大气中。


工业排放和居民取暖烧煤是生成大量烟雾的主因,而“逆温层天气”是一个重要诱因。


自英国工业革命起,伦敦的环境污染问题就长期存在。那么,伤亡如此大的夺命烟雾为什么会在1952年形成呢?研究表明,这要归咎于当年伦敦出现的“逆温层天气”。冬天,由于英格兰东南部被高气压长时间覆盖,造成该地区的空气流通一直不畅,伦敦市的气温长时间保持在冰点以下。天气寒冷的直接结果就是伦敦居民大量燃烧煤炭来取暖,发电厂为了供电给全市居民取暖,也大量消耗煤炭。就这样,伦敦市区在11月到12月间的用煤量猛增,由燃煤散发的烟尘和二氧化碳、硫化物总量也不断攀升。


“逆温层天气”进一步阻碍了雾气散去。雾气与烟尘、有毒气体相互融合在一起,最终促成了这一骇人听闻的空气污染事件。


夺命烟雾的化学原理,多年以后才被厘清。硫酸盐是形成烟雾的主要因素,硫酸盐颗粒是住宅和发电厂以及其他地方的燃煤释放出的二氧化硫形成的。但二氧化硫是如何转化为硫酸盐的,起初人们并不清楚。后来的研究表明,这一过程是由二氧化氮促成的——二氧化氮恰好是燃煤的另一种副产品。


被迫推动环保立法

伦敦烟雾事件直接及间接导致共1.2万人丧生,这才引起英国政府的重视。


在伦敦这座城市的历史中,雾霾早已成为城市生活的一部分。早在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加冕时,雾霾天气就在影响伦敦市民的日常出行。当时甚至有专门拿着照明设备有偿带路的人。最初市民并没有意识到雾霾的危害,只是发现一些不可思议的现象,比如马戏团里的动物呼吸困难,家中的家具表面覆盖一层灰尘,等等。


1863年伦敦开通地铁后,有乘客从烧煤的牵引机车里闻到浓重刺鼻的硫磺气味,便向英国政府反馈了这个问题,希望政府能够妥善解决。然而,政府对此置若罔闻,没有采取任何应对措施。


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后,英国政府终于缓慢地行动起来,表示关注到了这个问题,并开始想办法解决。但时任英国住房部部长麦克米伦仍然对媒体表示,“此次事件主要应归咎于天气”。


直到1956年,又发生了一次造成千余人丧生的空气污染事件。这一下英国议会承受不起来自民众的压力了,开始迅速推动环境保护立法,并鼓励家庭转用天然气取暖。伦敦市政府也行动起来,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减少煤炭用量,冬季采取天然气集中供暖,从而减少有毒气体的排放。政府还强制将火电厂从城区迁往郊区。


同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清洁空气法案》,将其列为全国必须遵守的通行法律。该法案是一部控制大气污染的基本法,其中英国政府对煤烟等的排放作了详细规定:“烟尘控制区”内禁止黑烟排放,只准许使用无烟煤、焦炭、电力、煤气、低挥发性锅炉煤、燃料油,其他燃料一概不准使用。


当时英国各大城市基本上都被列为“烟尘控制区”,原本位于市区的发电厂和重工业企业,都因使用煤作为燃料而被迫迁往郊区。没有了发电厂和重工业企业,英国各大城市的大气能见度越来越高,空气越来越清新,天空也越来越蓝。


英国政府也没有忽视对郊区环境的治理,要求相关企业必须建造高大的烟囱,从而加强疏散大气污染物的能力。


通过上述努力,到20世纪70年代,英国的煤烟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了90%。“雾都”伦敦的大气污染程度降低了80%,雾日由每年几十天减少到15天左右,基本上摘掉了“雾都”的帽子。


此后,1974年至2007年,英国政府陆续出台了《空气污染控制法案》《环境法》《公共卫生法》《放射性物质法》《汽车使用条例》《能源法》和《空气质量战略》等法令,这些法令在控制包括伦敦在内的全英国的大气污染,以及保护城市环境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美国推出反高超音速导弹的新概念:雾霾反高超

歼-20战斗机刚露面时,台湾”名嘴“宋兆文发明了一个反隐身战术,就是通过在空中撒磁粉来破坏歼-20的隐身性,因为脑洞太大,被网友送了个外号叫磁粉哥。后来,大陆的战忽局局长张召忠也发明了一个概念,雾霾反激光,从此江湖就留下了关于雾霾的传说。然而最近我们惊讶的发现,雾霾在军事中的作用,可能被低估了。因为美国一个正经的智库提出了一个新的反高超音速武器的方案,雾霾反高超。这究竟是胡说八道还是真的有用。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


在2月7日,美国著名的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发表了一份名为《复杂防空:对抗高超音速导弹威胁》的报告,其中就提出了这一新概念。报告的


当然,这也不是完全的胡说,它还是有科学依据的。它的原理来自于美国空间系统司令部进行的几项早期研究。这些研究发现,大气中的灰尘、雨水和其他颗粒能够从高速的再入飞行器上磨损掉大量的表面材料。因此这份报告认为,可以开发一种“21世纪的高射炮”,在高超音速导弹飞行轨迹前方广阔的大气中,广泛布散大量微小的颗粒,可以是金属颗粒,也可以是其他物质颗粒。高超音速导弹在极端的速度下,即使与大气中的微小粒子发生碰撞,也会产生类似子弹的动能,并导致结构损坏,或因为破坏了飞行器表面,从而发生不可预测的空气动力学效果或者热效应。这种概念不必彻底摧毁高超音速武器,只需改变其弹道,使其无法达到预定目标就可以。不得不说,这个概念原理上还能说得通,而且要是碰上带有吸气式发动机的高超武器,其对发动机的损害可能更大。但是,高超之所以难以拦截,就是因为它的可能轨迹范围非常大。如果在如此大的范围上洒粉,恐怕美国每年的钢产量全用上都不够。当然,csis也考虑了这个问题,报告指出,由于这种“微粒云”对速度越快的高超音速导弹效果越好,因此对于助推滑翔式高超音速导弹,需要在其飞行的早期位置进行布散,效果要比在飞行末段布散要好。可问题是,你怎么知道高超弹头在哪释放?如果你能如此接近高超的上升段,那把导弹消灭在地面不是更省事?


于是,csis为了自圆其说,拿出了终极大法,要把高超导弹搞晕。它提出用微波武器发射出强大的微波能量,可以破坏或摧毁飞行器或导弹内部的电子设备。这样失去制导的高潮武器就可以沿着抛物线掉进洒粉区域,完成他们的构想。CSIS指出,微波武器不需要像激光那样复杂的瞄准系统,而且对恶劣天气条件的敏感度要低得多,因此具有很高的实用性。综合上面几种手段,CSIS的报告还建议制造一种“模块化有效载荷”,让拦截导弹能够携带微波武器、爆炸碎片弹头、洒粉弹头、动能拦截器等多种武器,制定灵活的拦截计划。


从历史上看,面对对手的跨代优势,弱势方往往会搞出一些脑洞很大的战术,试图以弱胜强。这一点20年前的军迷,恐怕深有感触。当年我们也讨论过j8打f22的战术。甚至还有网友提出,用东风15携带大量的金属球,在f22的可能来袭路线上撒布碎片云,来打隐身飞机。这个脑洞跟美国这个雾霾反高超何其相似。但自从j20出来之后,这些脑洞就没人提了,军迷们讨论起各种战术来就非常从容了。面对美国日本的挑衅,也能做到一笑了之。这就是剑在手,问天下谁是英雄。可要是没有剑在手,那就只能想歪招了。这就是美国现在面临的问题。它要是搞定了高超,也就不用如此脑洞大开,图惹人笑。所以,美国还是赶紧把高超武器先搞定吧。至于微波武器啥的,参考2017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黄文华的成果,我们在2010年就打靶成功了。


歼-20战斗机刚露面时,台湾”名嘴“宋兆文发明了一个反隐身战术,就是通过在空中撒磁粉来破坏歼-20的隐身性,因为脑洞太大,被网友送了个外号叫磁粉哥。后来,大陆的战忽局局长张召忠也发明了一个概念,雾霾反激光,从此江湖就留下了关于雾霾的传说。然而最近我们惊讶的发现,雾霾在军事中的作用,可能被低估了。因为美国一个正经的智库提出了一个新的反高超音速武器的方案,雾霾反高超。这究竟是胡说八道还是真的有用。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


在2月7日,美国著名的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发表了一份名为《复杂防空:对抗高超音速导弹威胁》的报告,其中就提出了这一新概念。报告的


当然,这也不是完全的胡说,它还是有科学依据的。它的原理来自于美国空间系统司令部进行的几项早期研究。这些研究发现,大气中的灰尘、雨水和其他颗粒能够从高速的再入飞行器上磨损掉大量的表面材料。因此这份报告认为,可以开发一种“21世纪的高射炮”,在高超音速导弹飞行轨迹前方广阔的大气中,广泛布散大量微小的颗粒,可以是金属颗粒,也可以是其他物质颗粒。高超音速导弹在极端的速度下,即使与大气中的微小粒子发生碰撞,也会产生类似子弹的动能,并导致结构损坏,或因为破坏了飞行器表面,从而发生不可预测的空气动力学效果或者热效应。这种概念不必彻底摧毁高超音速武器,只需改变其弹道,使其无法达到预定目标就可以。不得不说,这个概念原理上还能说得通,而且要是碰上带有吸气式发动机的高超武器,其对发动机的损害可能更大。但是,高超之所以难以拦截,就是因为它的可能轨迹范围非常大。如果在如此大的范围上洒粉,恐怕美国每年的钢产量全用上都不够。当然,csis也考虑了这个问题,报告指出,由于这种“微粒云”对速度越快的高超音速导弹效果越好,因此对于助推滑翔式高超音速导弹,需要在其飞行的早期位置进行布散,效果要比在飞行末段布散要好。可问题是,你怎么知道高超弹头在哪释放?如果你能如此接近高超的上升段,那把导弹消灭在地面不是更省事?


于是,csis为了自圆其说,拿出了终极大法,要把高超导弹搞晕。它提出用微波武器发射出强大的微波能量,可以破坏或摧毁飞行器或导弹内部的电子设备。这样失去制导的高潮武器就可以沿着抛物线掉进洒粉区域,完成他们的构想。CSIS指出,微波武器不需要像激光那样复杂的瞄准系统,而且对恶劣天气条件的敏感度要低得多,因此具有很高的实用性。综合上面几种手段,CSIS的报告还建议制造一种“模块化有效载荷”,让拦截导弹能够携带微波武器、爆炸碎片弹头、洒粉弹头、动能拦截器等多种武器,制定灵活的拦截计划。


从历史上看,面对对手的跨代优势,弱势方往往会搞出一些脑洞很大的战术,试图以弱胜强。这一点20年前的军迷,恐怕深有感触。当年我们也讨论过j8打f22的战术。甚至还有网友提出,用东风15携带大量的金属球,在f22的可能来袭路线上撒布碎片云,来打隐身飞机。这个脑洞跟美国这个雾霾反高超何其相似。但自从j20出来之后,这些脑洞就没人提了,军迷们讨论起各种战术来就非常从容了。面对美国日本的挑衅,也能做到一笑了之。这就是剑在手,问天下谁是英雄。可要是没有剑在手,那就只能想歪招了。这就是美国现在面临的问题。它要是搞定了高超,也就不用如此脑洞大开,图惹人笑。所以,美国还是赶紧把高超武器先搞定吧。至于微波武器啥的,参考2017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黄文华的成果,我们在2010年就打靶成功了。


:
【本文标题和链接】为什么美国没有雾霾现象(为什么美国没有雾霾) http://www.hzhe123.cn//n/146623.html 页面最新缓存时间: 2024年05月19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