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上的吕布用的武器是什么?(历史上的吕布用的武器是什么?)

来源:小高教学网 作者:本站 时间:2023-05-14 22:35:01 阅读次数:0

近期不少网友都在问:历史上的吕布用的武器是什么?(历史上的吕布用的武器是什么?),小编也是查阅很多资料,整理了一些相关方面的答案,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16533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42分钟,请仔细阅读哦!


目录:

历史上的吕布用的到底是不是方天画戟?吕布真的是三国第一武将吗







编者按:因为《三国演义》,以及其他影视文艺作品的影响,胯下赤兔马、手中方天画戟的吕布是三国第一武将的观点可谓深入人心。老版《三国》电视剧里,甚至还有被逼入穷途末路的吕布是被手下人背叛并夺下画戟后,才最终殒命的。可如果说,历史上的吕布不是三国第一武将,用的不是方天画戟,甚至都不是戟,很多朋友是不是要大跌眼镜呢?






▲电影《赤壁》剧照






其实,通常情况下,历史人物的形象都有两个版本。第一个版本是小说、戏曲等文学作品里的形象:帅气、一身英雄气概,拥有强大的主角光环,最好一个人能打上万个敌人。他们的武器也一定不走寻常路,造型越夸张越好,甚至有个十分酷炫的名字,小朋友们一听就激动地跳了起来。另外一个版本就是正史里的形象:相貌平常,甚至有几分猥琐,武艺也就是骑马射箭、马上枪术等寻常手段,没法一掌下去打出九条龙来,整个职业生涯中几乎没有单挑记录,最多就是带头冲锋陷阵。




▲历史剧里出现的奇葩武器








虽然这对很多人来说,也许是难以接受的事实,不过随着人均知识水平的进步,以及国产古装战争剧各种亮瞎眼的骚操作,很多人也觉得以前的知识不靠谱了。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样的才算靠谱呢?今天我们要谈的吕布,可谓是被文学作品塑造的典型。




▲文学作品里的吕布形象








吕布,如编者按所说,在小说世界里是三国第一猛将,掌中方天画戟,胯下赤兔马,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但正史里,吕布只是“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飞将军”(《三国志》),确实骁勇,但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该将是天下第一高手,更何况当时压根就没有这个测评体系。《三国志》仅有的一次武将冲阵击杀对方武将记录是关羽斩颜良。既然没有单挑记录,怎么能证明谁是第一谁是第二呢?




▲关羽斩颜良








而且,不光吕布这天下第一猛将的身份值得怀疑,吕布用戟其实也是没有什么根据的。首先,吕布用的肯定不是方天画戟。这个事情,常关注冷兵器研究所的读者可能知道了。方天画戟的真实原型就是宋代《武经总要》里记载的戟刀了。通过书中图例可以看出,这种刀(并不是戟)就是单耳的方天画戟。不得不说,这种兵器看起来很酷炫,尤其是另外一边也补齐,拿在手中立刻充满主角光环。因此存在的戟刀也有双耳版本的,但一般认为这种戟刀是礼仪兵器。文学作品里的方天画戟大概就是这么来的。






▲《武经总要》中的戟刀






显然,吕布是不可能去使用宋代才出现的戟刀的,也更不可能用什么方天画戟了。那么有懂行的读者会问了,可两汉三国确实有戟啊!这就是我们要说的“其次”了。其次,戟在中国古代是种很常见的兵器,从先秦时期开始就是军队基本装备之一:“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诗·秦风·无衣》)“两阵相近,平地浅草,可前可后,此长戟之地也,剑盾三不当一。萑苇竹萧,草木蒙茏,支叶茂接,此矛铤之地也,长戟二不当一。”(晁错《言兵事疏》)。


▲方天画戟传世实物








有时候“持戟”这个词汇甚至成为士兵的代名词:“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史记·平原君列传》)到了三国时期,戟也是常见军器,正史里也不乏记载:“平旦,张辽被甲执戟,先登陷阵,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冲垒入,至权麾下……孙权大惊,以长戟自守。”(《三国志张辽传》)




▲张辽画像




但这种戟跟戟刀以及方天画戟其实毫无关系。具体说来,这是两种戟,青铜联装戟和钢铁卜字戟。秦代之前,中国军队装备的主要是联装戟,关于这种武器,《说文解字》有这样一段话:“戈,平头戟也……长六尺六寸,其刃横出,可勾可击,与矛专刺、殳专击者不同,亦与戟之兼刺与勾者异。”戈的形状我们都知道,毕竟小学历史课本里就有插图,矛就更不用说了。戟的作用是“兼刺与勾”,那么它就相当于矛和戈的合体。简单而言,就是在戈的前端装一个可以刺击的矛尖,或者直接铸造或锻打成一个整体,使这种新的武器既可以刺又可以钩。




▲戟的构造








从大量的先秦墓葬出土实物来看,当时最普遍的兵器是戈、矛、剑三种,分别具备远程钩割啄击、远程直刺以及近战的功能。后来在实战中人们渐渐发现,其实戈和矛完全可以合二为一,这就是联装戟。


▲联装戟






后世戟的存在感越来越高,和矛并列成为两大主流长兵器,而戈却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甚至于到了《说文解字》的时代,当时的人已经不清楚戈跟戟的渊源,所以才是戈是平头戟,这简直就是一场说老子长得像儿子的乌龙了……


▲合铸戟






当然,就跟长矛一样,联装戟也不可能都造的一模一样,而是根据不同需要,不同工艺水平,甚至不同使用偏好出现了许多不同款式:有戈矛合一的矛戟,也有戈刀合一的刀戟(戟头是刀);有剑形矛头的剑型戟,也有戟头一体的合铸戟;


▲二戈戟






春秋末期南方一度还出现多戈戟,这种戟一般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横生的戈头;有时为了增加杀伤力,古代的军工科技工


▲雄戟






而到了战国时代末期,在联装戟的基础上,新式的钢铁卜字戟出现了。这种戟大多数为钢铁锻制,也有少量为青铜铸成。卜字戟的外表呈卜字,戟援和戟刺细长,且装柄时戟头上的穿位于戟刺的对侧。一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卜字戟都是军队的常用武器,且有多种变种,如部分卜字戟的戟援或戟刺会有不同方向的弯曲。




▲钢铁卜字戟






根据记载与出土文物,这种钢铁卜字戟也是当时骑兵的常用武器。但很遗憾的是!正史里丝毫没有吕布用这种长戟的记载。相反,用矛的记载却清清楚楚:“卓将至,马惊不行,怪惧欲还。吕布勒令进,遂入门。(李)肃以戟刺之,卓裹甲不入,伤臂堕车。顾大呼曰:‘吕布何在?’布曰:‘有诏讨贼臣……’布应声持矛刺卓,趣兵斩之。”(《后汉书·董卓传》)此外还有:“汜、布乃独共对战,布以矛刺中汜。”(《汉末英雄记》)也许有人会说吕布辕门射戟的典故。这件事正史倒是有记载,可是从原文来看,“乃令军候植戟于营门”,没有任何证据能说明那柄戟是吕布的。




▲电视剧中吕布刺董卓剧照








当然了,正史里也有吕布使戟的记载:“布因登求徐州牧,登还,布怒,拔戟斫几。”(《三国志·陈登传》)但此处出现的戟应该是当时一种很常见的短武器——手戟。 手戟,“手所持摘之戟也。”(《释名·释兵》)这是一种随身短兵器,《三国志》中出现过很多次,比如曹操年轻时曾“手舞手戟”,董卓盛怒下将手戟投向吕布,还有孙策曾用手戟把人投死。此物如此流行,就跟后世军官配的手枪一样,吕布随身带着一把自然是十分合乎情理的事。而且从身上拔出卜字长戟似乎没法做到,除非吕布是个十几米高的巨人。




▲石室画像上的手戟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吕布虽然未必是三国第一猛将,但确实一个非常骁勇的骑兵将领,其依赖的武器是长矛和弓箭。宋代的戟刀他肯定用不到,先秦的青铜联装戟已经被淘汰,吕布更不可能用。而卜字戟虽然是当时骑兵的常用武器,但并没有吕布使用过的记载。究其原因,因为那个时代,甲骑具装已经出现,戟的破甲能力不足(如前面提及的“肃以戟刺之,卓裹甲不入”),长度又没有优势(戟的长度一般在2.5米到3米,而骑兵矛特别是之后的槊一般都在一丈八尺,也就4米以上)。所以可以想见,擅长马战时的吕布并不喜欢这种武器。最多,他也和同时期其他大佬一样,喜欢随身带一把手戟而已。


编后语:冷兵器研究这事,其实真不能光翻故纸堆,必须要结合出土文物等其他证据。仅就说联装戟的形制,自两汉之后到民国时代的诸多学者,争论了几百上千年,都没弄明白,甚至那些先贤给戟脑补出了诸多奇怪的形制。最后还是在建国后靠出土文物确定的。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


为什么吕布用的兵器是戟而不是方天画戟?

在《三国演义》里,三国第一名将吕布的兵器是“方天画戟”,因此熟读三国的人,基本都会有十分崇拜“戟”。特别是吕布那杆方天画戟,动若脱兔,可敌蛇矛长刀双股剑;静若处子,可当主人辕门箭靶子。


其实,在真实的三国历史中,吕布可能用戟,但一定不是方天画戟。因为在先秦到汉末三国时期,并没有方天画戟实物的出土。吕布方天戟和关羽的偃月刀一样,是后人附会的。


为何三国第一名将要用戟?


因为戟在东周两汉时期是不折不扣的明星兵器。所谓戟,可以观形思义,它主体就是矛,然后在一侧横斜出“戈”,融合刺兵刺杀技和勾兵的勾啄技,样式简洁却适应百战,无疑是冷兵器时代的翘楚。


所以,戟在当时颇受追捧,有名将代言,相传西楚霸王项羽使用的就是楚戟;有文士的青睐,《汉书·东方朔传》有云:“武帝坐未央前殿,东方朔执戟立。毛遂在劝楚王与秦联盟时,对楚王的家底一通吹捧,他说:“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所谓的“持戟”就是战士之义,看来这戟坐实了众兵器中的头把交椅。


三国时的戟优化成了“下”字形的样子,故称“卜字戟”,也就是像“戈”的小枝从垂直于矛身,变成向斜上方延伸。吕布辕门射戟,射中的就是矛身和小枝的空隙。但两汉三国时期,随着马战冲阵的增加和铠甲的加厚,戟的勾啄这一功能威力在下降,小枝就变得日益鸡肋了。留着无益,抡着还沉,在晋代以后,戟便渐渐退出了战争史的舞台,让位于更加简单粗暴的矛氏家族——矛枪槊。


然而,隐退的长戟,并没有被历史遗忘,多被当作仪仗礼器、舞具使用。晋代权贵王浚要把自己大宅门前的路扩宽数十步,就是为了能在门前放得下自家的长戟帜旗,可见门前置戟是高官的标配。除了魁梧壮门面,戟还有一身的艺术细胞。在唐代的名曲《秦王阵乐》中,舞者皆“批银甲”“执戟而舞”,无论装饰门面还是装饰酒宴,古人都对戟偏爱有加。


除了装饰摆设外,戟在宋元以来民间说书人的嘴中重返沙场,并且从单耳的下字载变成了双耳对称方天戟,再描绘上精美的纹饰,方天画戟就这样披挂登场了。能用它的不是豪杰,就是好汉,从吕布、薛仁贵到郭子仪、李克用,再到《水浒》中射杀晁天王的史文恭,都背斜一杆方天画戟。


三国以戟为兵器的将领有12人,但最强悍的吕布用的兵器并非方天戟

(说历史的女人——第129期)


说起这款被誉为古代冷兵器中的百兵之魁,大家首先想到的都是吕布的方天画戟,但是在澄清吕布所使用的兵器之前,我们稍微花费一点时间简单了解一下戟这款兵器。所谓戟,实际是在戈的基础上进行的改变,就是在戈的前端配上矛头,因为结合了戈和矛的功能,所以杀伤力比矛和戈要更大,既能直接刺杀,还能横杀,但是同时使用难度也略有增加。


在古代,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戟有两大作用,一是仪仗之物,二是兵器。根据2007年在兵马俑坑中出土的一件青铜戟的样子来看,这款兵器的总长度为2.87米。最早的戟主要用于战车对阵,所以随着历史的发展,在战车退出历史舞台的同时,戟的使用广泛度也明显降低。不过后来的戟也有所改良,更适合战斗使用,所以戟又有了分类,在使用方式有马上使用的长戟,有步兵使用的短戟,还有双戟。在戟的造型上有方天戟、青龙戟、卜字戟等。


按照历史的发展来看,到三国时期,戟应该还是没有退出历史舞台的,秦汉使用戟做兵器还是很多的。所以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描述了一些使戟武将,基本也是有历史背景作为依据的。“说历史的女人”经过认真搜集,在三国中使用戟作为兵器的武将有12人,不过唯一遗憾的是吕布使用的兵器竟然不是方天画戟。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三国使戟的武将们,看看他们有什么战绩,以及吕布到底使用的是什么戟。


为了节省小伙伴的流量和时间,我们就把这12个武将做一个简单的排列,跟排名无关,只为了明晰便捷,着重介绍一下前6位名将。



一:吕布。在《三国演义》中,董卓在提议废帝之事,丁原反对,董卓准备拔剑收拾丁原,看到丁原背后站着一个大汉,“手执方天画戟,怒目而视。”这是方天画戟的第一次出场。不过这里所谓的方天画戟还有一场比较醒目的露脸机会,就是吕布辕门射戟。


本人专门咨询了一个喜欢冷兵器的朋友,他给出的结论是这样的,最早的戟一般都是卜字戟,就是戈和矛的最初级组合,后来还有改进的方天戟,方天戟是戟尖两侧分别装有月牙刀刃,而只在一侧装刀刃,即单耳戟,则叫青龙戟。而吕布使用的戟虽然被罗贯中写成了方天画戟,但是实际展示的时候,我们发现其实是青龙戟。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吕布辕门射戟。一般双耳方天画戟是不用所谓的“戟小枝”,只有青龙戟会装这样的饰品,以起到在对战的时候干扰对方的效果。后来我们在电视剧《三国》中,发现导演对此进行了修整,吕布使用的武器其实就是单耳的青龙戟了。虽然吕布使用的是青龙戟,但他依然是三国使用戟的第一高手。


二:张辽。在《三国志》中记载,孙权带十万兵围攻合肥,张辽按照曹操的密函指示,带八百壮士大战孙权。“辽披甲执戟,先登陷阵,杀数十人,斩二将。”此处可见张辽所使用的兵器为戟,具体是什么戟史书没有记载,不过后来有热心的小伙伴对此进行了分析,认为张辽使用的兵器跟吕布一样,应该也是青龙戟。原因是根据戟的发展,青龙戟比卜字戟更先进,也比方天画戟更便于操作。具体这个观点有多大的依据,还得各位小伙伴来判断。


三:典韦。典韦是使用戟的名将,几乎没有什么质疑,他力量威猛,所以使用的是铁质双戟,双戟很重,八十斤,但重兵器的优点就是杀伤力巨大。在大战的时候,双戟砸下去,基本上不是死都是残。更何况典韦本身就是天生神力,一般被砸中,基本都没有生还的可能。另外典韦也是使用短戟的高手,在濮阳之战时,他用短戟杀人,堪比黄忠射箭,百发百中,而且比射箭更有威力,一箭射去并不一定能射死人,但典韦的短戟砸过去,基本都毙命了。



四:太史慈。太史慈也是使用双戟的高手,不过在三国演义中,太史慈具体使用双戟大战的名战没有,在对战孙策时,他使用的是枪。不过太史慈还有一项绝技,他也是个神箭手。如果单论使用兵器的全能型,太史慈绝对是第一,他是使枪、戟、箭三个领域的顶级高手。


五:甘宁。这位锦帆贼使用的兵器也比较杂,他使用的兵器有铁链、短弓,还有戟。说是一场大战胜利后,甘宁执戟要和凌统对舞,被吕蒙阻拦。不过除此之外,甘宁没有再展示使用戟的水平。当然如果他使用戟的水平很烂,是不可能和凌统对舞的,要知道当时凌统是怀着杀父之仇恨和甘宁对舞的。


六:曹彰。这位黄须儿其实还是很猛的,不过他使用的兵器到底是什么,一直没怎么关注。最近仔细分析,才发现曹彰也是使戟高手。曹彰展示了一次,即在汉中之战时。当时刘备让马超和吴兰设伏,伏击曹军。曹军兵败,但在乱军中,吴兰撞见了曹彰,两人大战,可是三个回合不到,吴兰就被曹彰一戟刺于马下。


三国使戟的武将中堪称名将的就是以上六位,还有六位是不怎么有名的,简略罗列在下面。


七:鄂焕。此人比较厉害,堪称被埋没的猛将,他使用的兵器是方天戟,而且身材高大,据说也有万夫不当之勇,不过他这个应该不是吹的,因为他和魏延大战,竟然不分胜负,最终还是因为中计,被魏延、王平、张嶷三个人联合才擒获。后来被诸葛亮劝降,投降后做了蜀国的牙门将军。


八:韩琼。此人使用的兵器倒是方天戟,不过他一点也没使出方天戟的威力来,在凤鸣山一枪就被赵云搞死了。


九:成济。此人属于司马昭阵营的将领,在曹髦围攻司马昭的府邸之时,此人持戟刺杀了曹髦。



十:钟绅。这位仁兄是夏侯惇的部将,也是使用方天画戟的,但是技术很不咋地,在长坂坡想从后面袭击赵云,结果被赵云反身一剑,把脑袋削了半个。


第十一、第十二:宋谦和贾华,这二位是孙权的保镖,使用的兵器是方天画戟。不过表现很菜,在合肥之战时,乐进冲杀过来,这二人还没来得及举戟招架,两人的兵器方天画戟却被乐进砍断了,真是大煞风景。


结语:通过三国这十二个武将对戟的使用情况来看,对于吕布、张辽、典韦等人,戟不愧为百兵之魁,但对于后六位武将而言,戟却成了他们的噩梦和笑话,看来这戟虽然是好兵器,但也不是谁都能用好的。


《三国演义》写错了,吕布不可能使用方天戟,戟到底是什么兵器?

戟,这个武器大家估计都听说过,这是古代很著名的一种冷兵器,使用他的最有名的人就是吕布了,一直到现在,很多大铁门上面都会插着类似方天画戟的图案的铁枪头来防盗。


其实,《三国演义》中吕布使用方天画戟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因为方天戟是一直到宋代才出现的一种长柄武器,而且和大家想象的相反,这种武器并不是军队使用(想想也能猜到吧,武器头那么重,用起来不方便),史实上方天画戟是一种仪典用兵器,其就不是设计拿来实战的,而在戟杆上加彩绘装饰的方天戟又称方天画戟,宋元明之后的小说演义较常出现这种武器,只不过是使人物形象更突出罢了。


小说中的吕布手持方天戟。


不过,方天戟其实形制和商代出现的戟已经有决定性的差别,它并不是传统的兵器“戟”。那么,正常的“戟”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兵器呢?


戟其实是两种兵器的合体,哪两种兵器呢?矛和戈。


矛就不用说了,这估计是最古老的冷兵器之一了,尖头戳刺能造成伤害,这估计原始人都知道,所以就有了矛这种兵器。


那戈呢?戈就有点说法了,戈前端有一柄横刃,以勾击为主要攻击方式,现在的人可能觉得古怪:不刺不砍,怎么会有这么古怪的攻击方式。其实古代的武器很多都是由农具发展出来的,戈可能就是受石器时代的石镰、骨镰或陶镰的启发而产生的兵器。而因为当时车战很普遍,所以横刃很常用。


所以,戈和矛结合起来,就成了戟,周代初年(约公元前1120年)的木椁墓,曾出土了九支戟。


戟是杀伤力很强的兵器,有钩、剢、划、刳、刺(扎入)、剌(割划开)六功能,所以作战效能很高,不过,这种戟和你印象中的方天画戟不太一样。


那个时候的戟大概是这个样子的。


这种戟和方天画戟最主要的区别是边上没有月牙形状的刀刃,其实除了方天戟之外,还有一种单边带有这种刀刃的戟,这种戟被称为“青龙戟”,也称“戟刀”。


这就是戟刀,是宋代《武经总要》“刀八色”的其中一种刀,说明这个本质上并不是戟,而是长柄战刀的一种。


但是,可能和很多人想象的不太一样,戟这种武器,虽然在汉朝仍作为重要的武器,但在魏晋南北朝以后渐被长枪取代,较少使用于战场上,转而为仪仗、卫门的器物。


为什么戟在战场上逐渐被淘汰了呢?


兵器这种东西,并不是越花哨越好,而且越实用越好,古代军队中,长兵器里最实用的莫过于长矛了,杀伤力大而且练习简单,所谓“一寸长一寸强”,而戟这种东西杀伤力确实大,但是使用起来很麻烦,一方面它比矛重,所以需要使用者有相当的力气,另一方面它的使用又需要很高的技巧,所以它其实并不适合作为普通士兵的装备。


尤其是南北朝之后,步兵对抗北方骑兵的时候,长矛比戟要好用太多了(因为矛虽然功能单一,只能戳刺,但是破甲能力特别强,这个时期随着冶炼技术提高,盔甲的防护性能大大增强,戟的话功能多,但是每项功能都不是很强的兵器自然就很尴尬,使用困难,杀伤力却受限制),所以自南北朝以来,战场上大批量的长兵器基本就只是矛类兵器了,除了还剩下少量的长刀和狼牙棒之类的钝兵器给将领们使用。


但是,在西方,一种类似戟的兵器却很流行(当然,这只是我们的翻译而已,不过西方这种武器的作战方式确实像我们中国的戟),这种武器的西方名称是“Halbert”( 德文字Halm(棍)与Barte(斧)的合体)。


它是什么呢?他也是两种武器的结合,不过和中国不一样,它是斧头与长枪的结合!所以直接翻译过来叫斧枪,也被称为瑞士戟,它在欧洲十四及十五世纪时最为风行,这个武器相当凶狠,斧枪以大钉将斧刃固定在柄头,通常有钩或刺在斧刃的背面,这可以用来钩住骑兵,甚至可以直接将敌人的骑兵反推回去。


十六世纪的瑞典斧枪头。


它在战场上往往比长矛更好用,而且金属头非常坚硬,能有效抵挡如刀剑等武器,斧背上的钩可以把骑兵拉到地上,一名瑞士农夫使用这个武器一击杀死了勃根地公爵“大胆的查理”。


这种武器是瑞士陆军在十四世纪到十五世纪早期时的主要武器,瑞士佣兵团经常使用这种武器和对手作战,瑞士人后来又给自己的战阵增加了长矛,战术是:用长矛击溃骑兵团,剩下的战士用斧枪、长剑、匕首来进行近身战斗。


现代的斧枪兵重演者。


一直到十六世纪中期,斧枪才渐渐消失在一般士兵的武器之中,因为它不适合保护慢装填的火枪兵。不过,这种武器在欧洲武器史中地位非常高,一直到现在,它也是梵蒂冈的瑞士卫队的仪式武器,当然,目前只剩下仪仗性质的了。



吕布用的不是你想象中的方天画戟,他的武器有2样

手持方天画戟,胯下嘶风赤兔马,这是大多数中国人心目中吕布的标准形象。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吕布以一杆方天画戟大战十八路诸侯,威不可当:


画戟荧煌射秋水,出关搦战谁敢当?


可惜,真实历史上的吕布,可能没有这么拉风。


吕布


他的武器,根本不是方天画戟。


在《三国志》和《后汉书》中,并没有吕布用长戟的记录。


史书明文记载的吕布用戟,是用短戟砍桌子:


始,布因登求徐州牧,登还,布怒,拔戟斫几。


吕布


这种戟在三国时候很流行,是一种小短戟,常被称为手戟。刘备、曹操、孙策三大巨头都用过,其常见用法就是当暗器扔出去。


那么,吕布所用的,到底是什么武器呢?


有两样:矛和弓箭。


吕布用矛,在《三国志》中记载了两次。


吕布


第一次用矛是吕布与王允合谋,诛杀董卓之时:


布曰:有诏讨贼臣……布应声持矛刺卓,趣兵斩之。


在这场刺杀中,确实有用戟的,不过不是吕布,而是龙套李肃:


肃以戟刺之,卓衷甲不入,伤臂堕车,顾大呼曰:“吕布何在?”


吕布


在真实历史上,董卓先被李肃用戟刺于车下,再被吕布用矛刺死。在《三国演义》中,则被艺术演化为吕布持画戟直刺董卓咽喉,李肃割董卓头在手。


第二次用矛,是董卓死后两个月,凉州军围攻长安,吕布从西门突围的时候。


西门由凉州军非著名将领郭汜率兵攻打。


当时吕布说:


且却兵,但身决胜负。


意思就是,让士兵们推开,我们两个决胜负。


郭汜


不知道是勇气可嘉还是一直对吕布不服,郭汜,这位在三国类游戏中,武力值只有70多的战将,答应了吕布的单挑请求。


对决结果不出所料,“布以矛刺中汜”。


郭汜被自己的骑兵救下,吕布也趁机逃了出去,开始了他的流窜之旅。


吕布这两次用矛,都是在非常重要的场合。第一次刺董,若功不成,让董卓逃了,吕布的下场可想而知。第二次是在凉州军围城的情况下逃命,自然不用多说。


吕布和王允


在这样重要的场合,吕布都选择了用矛,可见矛至少是他得心应手的武器。


这个时候有人可能不服气,你别蒙我,我看过《三国志》,别的地方确实没有吕布用戟的记录,但是“辕门射戟”你总没话说吧。


要正确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翻一下《三国志》,看下“辕门射戟”的原文:


布令门候于营门中举一只戟……布举弓射戟,正中小支。诸将皆惊,言“将军天威也”!


吕布


很明显,《三国志》中只提了吕布让手下举着戟,自己射戟,这倒让人想起电影里常见的头顶苹果射箭的故事。


在这段文字中,并没有说门候举着的就是吕布的戟,也有可能是那个倒霉的门候自己的戟,有可能是军中其他人的戟。


当然,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则将这一幕改成了吕布射自己的画戟:


布大怒,教左右:取我戟来……一箭正中画戟小枝。


吕布


如果一定要为吕布的方天画戟找个出处,很可能是宋代的礼兵:


戟,有枝兵也。木为刃,赤质,画云气……


宋代的这种木头做的玩具戟,属于“卤簿仪服”,仪式性的意义大于其实用性。其实戟在唐代作为礼器就很流行了,三品以上,皆可门列棨戟。


在唐之前,则罕有方天画戟的记录。


吕布


当然,不管是《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在吕布善射这一点上都是高度一致的。


罗贯中称赞他:


落日果然欺后羿,号猿直欲胜由基。


这是将吕布神射与上古时代的神射手后羿、养由基比肩。某游戏的“落日弓”也许就是从这四句诗中来的。


吕布


除了辕门射戟,在《三国志》中,吕布用弓箭也有体现:


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飞将。


从这句话能看出,吕布的弓比一般弓要硬,射程也远。有射程,有精度,吕布当然不会放弃弓箭这么有力的武器。


因此,吕布所用的武器可能有2样:矛与弓箭。而方天画戟,只是后人为了拉风而附会上的。


手持方天画戟,胯下嘶风赤兔马,这是大多数中国人心目中吕布的标准形象。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吕布以一杆方天画戟大战十八路诸侯,威不可当:


画戟荧煌射秋水,出关搦战谁敢当?


可惜,真实历史上的吕布,可能没有这么拉风。


吕布


他的武器,根本不是方天画戟。


在《三国志》和《后汉书》中,并没有吕布用长戟的记录。


史书明文记载的吕布用戟,是用短戟砍桌子:


始,布因登求徐州牧,登还,布怒,拔戟斫几。


吕布


这种戟在三国时候很流行,是一种小短戟,常被称为手戟。刘备、曹操、孙策三大巨头都用过,其常见用法就是当暗器扔出去。


那么,吕布所用的,到底是什么武器呢?


有两样:矛和弓箭。


吕布用矛,在《三国志》中记载了两次。


吕布


第一次用矛是吕布与王允合谋,诛杀董卓之时:


布曰:有诏讨贼臣……布应声持矛刺卓,趣兵斩之。


在这场刺杀中,确实有用戟的,不过不是吕布,而是龙套李肃:


肃以戟刺之,卓衷甲不入,伤臂堕车,顾大呼曰:“吕布何在?”


吕布


在真实历史上,董卓先被李肃用戟刺于车下,再被吕布用矛刺死。在《三国演义》中,则被艺术演化为吕布持画戟直刺董卓咽喉,李肃割董卓头在手。


第二次用矛,是董卓死后两个月,凉州军围攻长安,吕布从西门突围的时候。


西门由凉州军非著名将领郭汜率兵攻打。


当时吕布说:


且却兵,但身决胜负。


意思就是,让士兵们推开,我们两个决胜负。


郭汜


不知道是勇气可嘉还是一直对吕布不服,郭汜,这位在三国类游戏中,武力值只有70多的战将,答应了吕布的单挑请求。


对决结果不出所料,“布以矛刺中汜”。


郭汜被自己的骑兵救下,吕布也趁机逃了出去,开始了他的流窜之旅。


吕布这两次用矛,都是在非常重要的场合。第一次刺董,若功不成,让董卓逃了,吕布的下场可想而知。第二次是在凉州军围城的情况下逃命,自然不用多说。


吕布和王允


在这样重要的场合,吕布都选择了用矛,可见矛至少是他得心应手的武器。


这个时候有人可能不服气,你别蒙我,我看过《三国志》,别的地方确实没有吕布用戟的记录,但是“辕门射戟”你总没话说吧。


要正确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翻一下《三国志》,看下“辕门射戟”的原文:


布令门候于营门中举一只戟……布举弓射戟,正中小支。诸将皆惊,言“将军天威也”!


吕布


很明显,《三国志》中只提了吕布让手下举着戟,自己射戟,这倒让人想起电影里常见的头顶苹果射箭的故事。


在这段文字中,并没有说门候举着的就是吕布的戟,也有可能是那个倒霉的门候自己的戟,有可能是军中其他人的戟。


当然,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则将这一幕改成了吕布射自己的画戟:


布大怒,教左右:取我戟来……一箭正中画戟小枝。


吕布


如果一定要为吕布的方天画戟找个出处,很可能是宋代的礼兵:


戟,有枝兵也。木为刃,赤质,画云气……


宋代的这种木头做的玩具戟,属于“卤簿仪服”,仪式性的意义大于其实用性。其实戟在唐代作为礼器就很流行了,三品以上,皆可门列棨戟。


在唐之前,则罕有方天画戟的记录。


吕布


当然,不管是《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在吕布善射这一点上都是高度一致的。


罗贯中称赞他:


落日果然欺后羿,号猿直欲胜由基。


这是将吕布神射与上古时代的神射手后羿、养由基比肩。某游戏的“落日弓”也许就是从这四句诗中来的。


吕布


除了辕门射戟,在《三国志》中,吕布用弓箭也有体现:


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飞将。


从这句话能看出,吕布的弓比一般弓要硬,射程也远。有射程,有精度,吕布当然不会放弃弓箭这么有力的武器。


因此,吕布所用的武器可能有2样:矛与弓箭。而方天画戟,只是后人为了拉风而附会上的。


:
【本文标题和链接】历史上的吕布用的武器是什么?(历史上的吕布用的武器是什么?) http://www.hzhe123.cn//n/150626.html 页面最新缓存时间: 2024年05月2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