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绾之死(卢绾怎么死的故事)

来源:小高教学网 作者:本站 时间:2023-05-17 17:27:01 阅读次数:0

近期不少网友都在问:卢绾之死(卢绾怎么死的故事),小编也是查阅很多资料,整理了一些相关方面的答案,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14226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36分钟,请仔细阅读哦!


目录:

同是刘邦的老乡,亲密发小卢绾被迫投降匈奴,仇人雍齿却封侯善终

刘邦打天下,重用自己的老乡沛县、丰县人,他的这些老乡也很争气,出了很多人才,诸如萧何、曹参、王陵、卢绾、夏侯婴、樊哙、周勃、灌婴、雍齿等。不过尽管大家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同乡,但还是有亲疏之分的,刘邦最亲近的是卢绾,两人的父亲就是至交好友,巧合的是,两人还是同年同月同日生,连出生宴席都是两家合办的,从小在一起长大;关系不那么好的有王陵,是世家豪族,刘邦曾在他家混饭吃,所以他把刘邦当小弟看;关系最差的是雍齿,虽然雍齿很早加入刘邦的队伍,但多次背叛刘邦,甚至还给项羽出主意,要烹杀刘邦的父亲。但最后亲密发小卢绾虽然封王,却差点被杀,只得投降匈奴,死在塞外;仇人雍齿虽然让刘邦一度动过杀念,但最后被封为什邡侯,并且得到善终,为什么两人会有截然相反的命运呢?


刘邦起兵造反,发小卢绾便作为门客追随其后,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便封卢绾为将军,随侍左右;到了楚汉相争,攻击项羽时,卢绾已经被任命为太尉,两人关系之亲密,远超过其他大臣,即使是萧何、曹参这些元老也不能相比,(《史记》:出入卧内,衣被饮食赏赐,群臣莫敢望,虽萧曹等,特以事见礼,至其亲幸,莫及卢绾。)刘邦称帝之后,卢绾可以自由出入皇宫,传达各种隐秘旨意。在燕王臧荼造反后,刘邦带领卢绾前往平叛,平灭燕国,臧荼被杀后,儿子臧衍逃亡匈奴。刘邦以卢绾立下大功为由,封卢绾为新的燕王,在刘邦的诸位老乡里,是唯一封为异姓王的,也是八个异姓王当中,唯一一个刘邦的嫡系。




皇帝封自己的亲密发小为王,这看上去非常美好,然而好景不会太长。刚上任的卢绾还是非常受信任,不久形势就发生了变化,代地(今山西代县一带)陈豨起兵叛汉,自立为代王,刘邦亲自出兵讨伐,同时命令卢绾出兵配合。陈豨见自己难以抵挡,派使者劝匈奴出兵,卢绾也派出使者张胜劝说匈奴不要帮助陈豨。使者张胜在匈奴见到了旧燕王臧荼之子臧衍,臧衍劝说张胜不要给刘邦卖命:“天下共有八位异姓诸侯王,有五位已经被清算,身死国灭,燕国之所以还能存在,就是因为天下还没有太平,如果陈豨被灭,那燕国也不远了。”张胜被说服了,又回去把这套说辞报告给了卢绾,卢绾也心生狐疑,当时刘邦已经病重,吕后一族坐大,卢绾知道吕后野心勃勃,会像杀韩信、彭越那样除掉自己,于是刘邦死后卢绾带领族人和亲信投靠匈奴,之后又心生悔恨,抑郁成疾,一年多以后就死在冰天雪地的塞外。




雍齿的人生轨迹可以说和卢绾相反,雍齿和王陵一样是世家大族,他看不上年轻时游手好闲的刘邦,曾经多次在众人面前折辱他。后来刘邦起兵,雍齿还是厚着脸皮追随,刘邦派他镇守丰邑,不久魏将周市来攻,雍齿直接投降魏国,刘邦丢掉根据地,回师攻打又战败,只得带领几十名随从投靠项梁,从项梁那里借兵才打败雍齿。雍齿先投奔魏国,后来又以赵国将领身份重新加入刘邦阵营。在楚汉相争,刘邦势力较小时,雍齿背叛,投奔项羽,并且在刘邦项羽对峙时,给项羽出主意,要烹杀刘邦的父亲,刘邦对此深恶痛绝。后来项羽渐渐不敌刘邦,雍齿再次投向刘邦,刘邦接纳了他。




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之后,大肆册封自己的亲属和其他亲近的人,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和疏离,刘邦问张良该怎么办,张良回答该封一个自己最痛恨的人为侯,连仇人都能封侯,何况是功臣呢?于是刘邦册封两次背叛自己的雍齿为什邡侯,根据民间传说,刘邦是咬牙切齿地下这个命令的,这就是“汉高祖咬牙封雍齿”的典故,果然雍齿走马上任之后,其他人也放下心来。雍齿活得比刘邦还长,最后寿终正寝,是背叛刘邦的人当中,唯一一个得到善终的。


燕王卢绾权利面前,辜负刘邦,留下终生悔恨

这个世界,人那么多,每个人都有一颗做老大的心,然而造物主并没有给每个人做老大的基因。世上有千条路可以让你建功立业,没必要非在老大这棵树上吊死。有人正是因为没有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留下千古遗恨。


卢绾,这个名字对很多人来讲,非常陌生。但是他的发小,却无人不知,正是大名鼎鼎的汉朝开国皇帝刘邦。两人是同年同月同日生,这两个人的亲密程度,在现实社会中,还真没碰到过, 比电视剧《黄金瞳》中的庄睿和皇甫云还要亲密。真是出则同舆,入则同席,按照现在话来讲,好到穿一条裤子。


此人永远跟在刘邦屁股后面,论亲密程度,即便为汉朝立下汗马功劳的众位开国大臣,他们连提鞋都不配。至于此人的功劳,由于经常跟着打仗,自己没有带头打过,因此不好评价,但从侧面可以反映出来。刘邦平定天下之后,根据功劳封王,先是封了七位。刘邦出人头地,想给自己的发小共富贵,给他封个王当一下,可惜因为群臣的不满而作废。这说明在同僚的眼中,卢绾根本没有特殊的功劳,有的只是一个好发小。


燕王臧荼,项羽分封的十八路诸侯中的一路,原本归降汉朝,由于刘邦大肆捕杀项羽旧部,臧荼非常害怕,于是乎造反了。刘邦御驾亲征,当然了,卢绾也跟着呢。臧荼被杀,平定反叛。打完仗,第一件事做的便是论功行赏。死了一个燕王,现在有一个燕王的空缺,当然要补上。群臣对刘邦的打算,心知肚明,这是为自己的发小谋王位呢。胳膊拗不过大腿,群臣服软,说道:太尉长安侯卢绾常从平定天下,功最多,可王燕。至此,刘邦也算对得起这位发小的一路跟随,出生入死,俩人可以继续亲密无间的友情了。


然而卢绾后期的表现,却让刘邦伤心欲绝。陈豨造反时,刘邦、卢绾又开始联手平叛乱。卢绾派了自己的属下张胜出使匈奴,本意是为了打消匈奴帮助陈豨的念头,可惜张胜碰到了臧荼逃亡在匈奴的儿子臧衍,三言两语把张胜说服了。胆大包天的张胜,自作主张,暗地里支持匈奴帮助陈豨攻打燕国。


卢绾能力虽说不怎么样,但毕竟战斗经验足,察觉到张胜的不对劲,在暗地里有小动作,于是向刘邦请示对张胜灭族。缉拿在案的张胜,对卢绾诉说着他的良苦用心,他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你可以长久的做燕王,不要看刘邦现在和你好的穿一条裤子,一旦诸侯平定,天下太平之后,刘邦必会拿你开刀,杜绝后患。卢绾幡然醒悟,在权位面前,毅然决然地抛弃了和刘邦的发小之情。


事情做的再隐蔽,终究会有真相大白的一天。陈豨被斩杀之后,一位降将供出了卢绾。刘邦诏见卢绾,卢绾称病不前。最让刘邦震怒的是卢绾对自己的亲信说的一句话:非刘氏而王,独我与长沙王耳。往年春,汉族淮阴;夏,诛彭越。皆吕后计。今上病,属任吕后。吕后妇人,专欲以事诛异姓王者及大功臣。此话传到刘邦耳中,盛怒之中的刘邦,又听到张胜逃亡在匈奴,为燕王的使臣,刘邦终于确定了这位发小的反叛。其他人反叛,刘邦只是生气,卢绾反叛,刘邦是伤心欲绝。


樊哙领命攻打卢绾,卢绾因为恐惧,知道自己犯下了弥天大错,于是准备向刘邦认错,可惜连上天也看不下去卢绾的造反,根本没有给他认错的机会,刘邦便溘然长逝。万般无奈之下,卢绾逃入匈奴,在那边又不受待见,没多久便郁郁而终。


卢绾的失败,便是不清楚自己的权利来自何处,如果没有刘邦的一意扶持,他根本得不到王位。其他任何人都有造反的理由,唯独他没有。


虽说不愿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不可否认的是,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领头羊,这就需要对自己有高度的认知,准确的定位。如果自己不是做领头羊的材料,那便紧跟着领头羊,死心塌地地跟着,一样可以建功立业。


与刘邦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卢绾,为什么终究还是反了?

卢绾是大汉王朝的开国功臣、异姓诸侯王之一,也是刘邦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发小,两人从小就关系特别好,深得刘邦的信任,在刘邦闯荡天下的时候,跟随在身边,屡立战功。汉朝建立后,又被晋封为燕王。




然而后来却在高帝十一年的时候,伙同代国的陈豨和匈奴一起叛乱,最后远遁匈奴,并死在了异国他乡,按理说卢绾同刘邦的关系这么好,他没有理由造反的,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在汉初初期,高祖刘邦为了安抚一些跟随他打拼天下的有功之臣,便将其中的一些分为诸侯王,主要有楚王韩信、梁王彭越、长沙王吴芮、闽越王无诸、赵王张耳、淮南王英布等这八个。




其中燕王臧荼在汉五年(即公元202年)七月份时,因为刘邦大肆捕杀项羽旧部,而他本人又追随过项羽,心中十分恐惧,并干脆造反,结果在九月份时被刘邦带兵迅速捕杀,改封卢绾为燕王。


梁王彭越由于,在陈豨反叛时,他推病没有亲自带领军队前往协助刘邦平叛,导致刘邦龙颜大怒,派人去责备彭越。彭越虽然很害怕,但依旧推脱自己有病,结果汉王刘邦以为彭越想要造反,并派军队突袭,将其活捉后,并全族诛灭,自身被剁成了肉酱。




同样的,楚王韩信在陈豨反叛的时候,也是推病没有随从,还暗中派人同陈豨相来往。结果被吕后发现后,使计骗来了长乐宫,并诛灭三族。


在彭越和韩信相继死后,与他们二人并称为汉初三大名将淮南王英布,心生畏惧,遂于汉十一年正式起兵反叛,结果被汉军迅速平叛,身死而国灭。




就这样,燕王卢绾看着这么多异姓诸侯王,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剿灭,他即便是刘邦的发小,心中也难免会恐惧不安,会想着要给自己留条后路,再加上一些手下人的拱火,手上又有反叛的资本,所以才会伙同陈豨和匈奴进行造反。


其实,对于刘邦,卢绾虽然知道他比较多疑,但毕竟是从小玩到大的知根知底,知道自己即便犯了再大的错误,刘邦也会看在往日的情面上,饶恕自己的性命。




刘邦喜欢看歌舞,多多少少都是一个讲感情的皇帝,所以卢绾真正怕的不是刘邦,而是他的老婆吕后。当时刘邦已经老了,还中了箭伤,朝廷的一些政事都是直接交由吕后来处理的。




比如:韩信就是吕后背着刘邦杀的;还有,彭越起初刘邦只是让其流放,结果吕后直接一掺和,直接诛灭了。


对于吕后这么一个丝毫不讲感情的人,一旦刘邦去世,又有谁能够管得住她呢?所以卢绾正是清楚了这一点,方才提前反叛的。


最让刘邦伤心失望的功臣,被刘邦视为心腹兄弟,最终却叛变投敌

文/格瓦拉同志


汉高帝刘邦从起兵到创建帝国,有一帮情同手足的人始终追随其左右,在战场上为他出生入死,最终也都成了开国元勋。在这帮被刘邦视为兄弟的功臣们当中,跟他关系最铁、爵位最高之人,非燕王卢绾莫属。但让刘邦万万没想到的时,他对卢绾提携备至,对方却叛变投敌,让他伤透了心。那么,卢绾为何叛变?他最终的结局如何?



卢绾是刘邦的“发小”,两人情同手足


卢绾是刘邦的发小,不仅同时出生,同在一条胡同里长大,同在一起读书学习,而且脾气相投、形影不离,好到同穿一条裤子的程度。卢、刘两家是世交,关系本来就好,如今刘邦又和卢绾成了铁哥们,老乡们羡慕之余,都牵着羊、带着酒到两家祝贺,一时间成为美谈。


卢绾亲与高祖太上皇相爱,及生男,高祖、卢绾同日生,里中持羊酒贺两家。及高祖、卢绾壮,俱学书,又相爱也。里中嘉两家亲相爱,生子同日,壮又相爱,复贺两家羊酒。见《史记·卷九十三·韩信卢绾列传》。


刘邦在沛县起兵后,卢绾以宾客的身份相随,虽然几乎没上过战场,但官却是越做越大。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后,卢绾追随他进入汉中,虽然身为将军,但更多的时间里则是以侍中身份伺候刘邦的起居,依然不过是个白吃饭不干活的闲散将领。刘邦与项羽撕破脸后,率军攻取关中,随即出关与项羽争夺天下。此时,卢绾继续追随刘邦,但此时他的官职已升任太尉,成为最高的军事主官。



卢绾一直追随刘邦,两人关系非同一般


虽然卢绾才能一般,基本上也没有什么战功,但仅凭着跟刘邦是“发小”的关系,依然享受着极为特殊的礼遇。据正史记载,卢绾的衣物、饮食标准极高,所受的赏赐也远远超过其他将领,而且还能自由出入刘邦的寝室。功臣萧何、曹参虽然受到刘邦的礼遇,但以亲密关系和被宠信程度而论,他们还是远不及卢绾。


从东击项籍,以太尉常从,出入卧内,衣被饮食赏赐,群臣莫敢望,虽萧曹等,特以事见礼,至其亲幸,莫及卢绾。引文同上。


刘邦击灭项羽后称帝,又在同年击灭燕王臧荼,为提拔“铁哥们”卢绾,便封他做了燕王。卢绾虽然跟韩信、彭越、英布等人都是诸侯王,但所受到的宠遇依然远远超过他们(“诸侯王得幸莫如燕王。”引文同上)。要说刘邦对卢绾,那可真是够意思。



刘邦击灭燕王臧荼后,封卢绾为燕王


但世上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一旦地位、形势发生变化,先前“刎颈之交”的好朋友也可能走向对立面,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铁律”。很不幸的是,刘邦和卢绾最终也为这条“铁律”作了注脚。


刘邦称帝后诛杀功臣,先后以谋逆的罪名处决韩信、彭越,逼反英布并将其击杀,一时间令功臣人心惶惶。卢绾虽然跟刘邦关系交好,但此时也不免心生疑虑。此时,卢绾正奉命攻打在代地叛乱的陈豨,并派使者张胜到匈奴求援,结果张胜却被寄居在匈奴的臧衍(臧荼的儿子)说服,回国后劝说卢绾缓攻陈豨,并且在陈豨、匈奴以及卢绾之间造成“连兵不决”的情势,使汉朝不敢对燕国采取行动。



韩信之死让卢绾内心不安,最终叛变


卢绾认为张胜的说法很有道理,便派人与匈奴、陈豨暗中勾结,意图联合抗衡汉朝,但不久这些阴谋便被陈豨的降将告诉给刘邦。刘邦闻讯既伤心又生气,于是派使者征召卢绾到长安解释,结果卢绾非但不肯奉命,还同臣属议论刘邦、吕后的残忍。刘邦得知这一切后更加愤怒,命樊哙攻讨卢绾,迫使后者兵败逃亡。


刘邦此时已是病入膏肓,派人捎信给卢绾,希望能再见老朋友最后一面。卢绾回忆起两人一生相伴的经历,也不禁悔恨落泪,于是便带领家属、宫人、亲信等共数千骑,在长城下等候,希望刘邦病愈之后,能亲自入长安谢罪。然而不久,刘邦驾崩的消息传来,令卢绾丧失了最后一丝希望。



刘邦直到驾崩,都没能见卢绾最后一面


卢绾自知无法得到吕后的宽恕,于是在大哭一场后,带着部众投奔匈奴,被后者封为东胡庐王。就在刘邦去世后的第二年(前194年),终日怀念老友、悔恨不已的卢绾也离开人世,虚龄六十三岁。随着刘邦、卢绾的相继离世,这对老朋友间的各种恩恩怨怨也随之化为过往云烟。


燕王绾悉将其宫人家属骑数千居长城下,候伺,幸上病愈,自入谢。四月,高祖崩,卢绾遂将其众亡入匈奴,匈奴以为东胡卢王。绾为蛮夷所侵夺,常思复归。居岁馀,死胡中。引文同上。


汉朝开国武将之首,刘邦的铁哥们卢绾,封为燕王为何却叛逃匈奴?

当年刘邦还未发迹的时候,日常最爱干的事情就是呼朋引伴去喝酒, 这些朋友有的在后来成为刘邦夺取天下的坚定支持者,比如萧何、曹参、樊哙等人。


在这群朋友中,与刘邦关系最铁的当属卢绾,两人简直比亲兄弟还要亲。在楚汉相争时,卢绾是汉军的太尉,后来又成为大汉的燕王,要知道这个燕王不是在汉朝初建时封赏的,而是在刘邦有计划地铲除几位异姓诸侯王后封的,其含金量由此可见一斑。


对于卢绾的反叛,刘邦最为生气,他没想到自己掏心掏肺对卢绾好,卢绾却不相信他,反而率军向匈奴投降,那么卢绾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刘邦的异姓兄弟

说起卢绾与刘邦的关系有多铁,还要从两人小时候说起。刘家和卢家同住在丰邑中阳里,两家关系密切,经常走动,更巧的是,两家在同年同月同日各自生下一个男孩,刘太公家的便是刘邦,而卢家的则是卢绾。


两人出生时,乡里甚至专门派人上门祝贺,年纪稍长后,两人一起玩耍、求学,因此两人的感情就更铁了:


卢绾亲与高祖太上皇相爱,及生男,高祖、卢绾同日生,里中持羊酒贺两家。及高祖、卢绾壮,俱学书,又相爱也。


卢绾相当于刘邦的小跟班,始终跟随着刘邦,即使后来刘邦犯事被迫逃亡,卢绾仍然选择和刘邦共进退,帮助他出入丰邑协调各方面关系,尽最大努力帮助刘邦渡过难关。卢绾既是刘邦的发小、同学,又是患难与共的朋友,这使得他在刘邦心目中的地位堪比亲兄弟。


在刘邦的团队中,夏侯婴、樊哙、卢绾等人是好兄弟派,而萧何、张良等人是能力派,对于刘邦来说有能力固然重要,但明显铁哥们用起来更放心,对于任人唯亲,刘邦从不避讳,要不然后来卢绾也不会成为太尉。


在楚汉之争的四年中,卢绾始终陪伴在刘邦身边,据《史记》记载:


从东击项籍,以太尉常从,出入卧内,衣被饮食赏赐,群臣莫敢望,虽萧曹等,特以事见礼,至其亲幸,莫及卢绾。


卢绾竟然可以自由出入刘邦的卧室!要知道像刘邦这样的一方势力领导者,卧室这样的私密场所,防备级别自然是最高的,出入自然要事先通报,而卢绾就可以不用拘泥这些繁文缛节,可见,刘邦是真正把卢绾当作兄弟看待的。


卢绾获封燕王

在西汉建立之后,刘邦可以说一直在忙碌于铲除异姓诸侯王,那么他又为何非要封卢绾为王呢?或许刘邦内心深处认为,卢绾是他兄弟而非君臣,既然自己都已经当上皇帝了,那么封兄弟为王不过分吧。


实际上,当时汉朝的异姓王爵可不会轻易封赏,对于卢绾封王,群臣也有些不满:


高祖已定天下,诸侯非刘氏而王者七人。欲王卢绾,为群臣觖望。


卢绾手中并没有拿得出手的战功,封王的难度很大,不过谁让他有个好兄弟呢,刘邦让他跟着刘贾攻打临江王共尉混战功,然后又领着他平定燕王臧荼的反叛。将臧荼处理掉之后,刘邦就让群臣讨论从有功者中选取一人封为燕王。


刘邦的意思很明显,他想让卢绾当这个燕王,但是他又不能表现得太刻意,于是装模作样将此事拿出来讨论,大臣们也不是傻子,都知道刘邦想要封卢绾为王,于是纷纷进言说太尉卢绾的功劳最大,可做燕地的王。


要知道汉初三杰中的萧何、张良也只是封侯而已,韩信倒是通过胁迫刘邦得以封王,但韩信的下场有多凄惨这里不用多说,与韩信要王爵不同,卢绾这个王是刘邦主动封赏的。


但卢绾果真能坐稳王位吗?刘邦活着能庇佑着他,但刘邦死后,卢绾有能力治理好燕地,而不失职吗?大概是不能的,到那时可就没人能护着他了。而且群臣对卢绾封王一事本就心有不满,一旦卢绾出事,他们肯定乐见其成,甚至还不介意踩上一脚。


卢绾叛逃令刘邦伤透了心

刘邦给卢绾的待遇令人眼馋,而卢绾对刘邦也十分忠心,但在距离和人心的多变之下,双方这段兄弟情义最终还是没有走到尽头。卢绾在当了燕王之后,竟然在别人三言两语的挑拨下背叛了刘邦,在刘邦死后更是直接叛逃匈奴,那么卢绾为何要这样做呢?


卢绾之所以背叛刘邦,原因在于他害怕了。卢绾在成为燕王之后,眼见其他几个异姓王相继被诛杀,心中不免产生了兔死狐悲之感,毕竟他也是大汉的异姓王之一。


而且就算他和刘邦的情谊很深,万一在击败英布前就已经重病的刘邦不在了,心狠手辣的吕后是否会念在他和刘邦的情谊上放过他也是未知之数,毕竟彭越之死刚过去没多久,后来卢绾不敢前往长安向刘邦解释反叛一事就是因为害怕吕后:


绾愈恐,闭匿,谓其幸臣曰:“……往年春,汉族淮阴,夏,诛彭越,皆吕后计。今上病,属任吕后。吕后妇人,专欲以事诛异姓王者及大功臣。”乃遂称病不行。


卢绾不肯去和刘邦当面说清楚,刘邦自然对卢绾反叛一事相信了几分,后来刘邦又在匈奴降将那里得知卢绾果真与匈奴有勾连,于是才真的相信卢绾真的反了,派大将樊哙领兵攻打燕地,不过之后刘邦又下了一道奇怪的命令,他竟然命陈平和周勃前去诛杀樊哙。


要说卢绾真的有很大决心反叛,恐怕也未必,因为在卢绾在决定投降匈奴之际,还带着家人、亲信在长城附近徘徊,等待刘邦病愈的消息,然后他再前去长安请求刘邦的原谅。


可惜,卢绾等来的是刘邦去世的消息,他害怕成为第二个韩信,于是逃亡匈奴,被匈奴封为东胡卢王,没过多久就在匈奴的欺压下郁郁而终。


结语

刘邦对卢绾的兄弟情无疑是真挚的,不然也不会在清除大汉异姓诸侯王时,还封卢绾为王,能得到刘邦如此重视的,只有一个卢绾而已。


可惜,刘邦、卢绾直到临死都没有机会再见对方一面,和解也就成了奢望,由此可见,再深的友情也经不起权力的考验,如果卢绾只是一个富贵闲人,说不定两人的友情会成为一段君臣相得的佳话。


(图片


当年刘邦还未发迹的时候,日常最爱干的事情就是呼朋引伴去喝酒, 这些朋友有的在后来成为刘邦夺取天下的坚定支持者,比如萧何、曹参、樊哙等人。


在这群朋友中,与刘邦关系最铁的当属卢绾,两人简直比亲兄弟还要亲。在楚汉相争时,卢绾是汉军的太尉,后来又成为大汉的燕王,要知道这个燕王不是在汉朝初建时封赏的,而是在刘邦有计划地铲除几位异姓诸侯王后封的,其含金量由此可见一斑。


对于卢绾的反叛,刘邦最为生气,他没想到自己掏心掏肺对卢绾好,卢绾却不相信他,反而率军向匈奴投降,那么卢绾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刘邦的异姓兄弟

说起卢绾与刘邦的关系有多铁,还要从两人小时候说起。刘家和卢家同住在丰邑中阳里,两家关系密切,经常走动,更巧的是,两家在同年同月同日各自生下一个男孩,刘太公家的便是刘邦,而卢家的则是卢绾。


两人出生时,乡里甚至专门派人上门祝贺,年纪稍长后,两人一起玩耍、求学,因此两人的感情就更铁了:


卢绾亲与高祖太上皇相爱,及生男,高祖、卢绾同日生,里中持羊酒贺两家。及高祖、卢绾壮,俱学书,又相爱也。


卢绾相当于刘邦的小跟班,始终跟随着刘邦,即使后来刘邦犯事被迫逃亡,卢绾仍然选择和刘邦共进退,帮助他出入丰邑协调各方面关系,尽最大努力帮助刘邦渡过难关。卢绾既是刘邦的发小、同学,又是患难与共的朋友,这使得他在刘邦心目中的地位堪比亲兄弟。


在刘邦的团队中,夏侯婴、樊哙、卢绾等人是好兄弟派,而萧何、张良等人是能力派,对于刘邦来说有能力固然重要,但明显铁哥们用起来更放心,对于任人唯亲,刘邦从不避讳,要不然后来卢绾也不会成为太尉。


在楚汉之争的四年中,卢绾始终陪伴在刘邦身边,据《史记》记载:


从东击项籍,以太尉常从,出入卧内,衣被饮食赏赐,群臣莫敢望,虽萧曹等,特以事见礼,至其亲幸,莫及卢绾。


卢绾竟然可以自由出入刘邦的卧室!要知道像刘邦这样的一方势力领导者,卧室这样的私密场所,防备级别自然是最高的,出入自然要事先通报,而卢绾就可以不用拘泥这些繁文缛节,可见,刘邦是真正把卢绾当作兄弟看待的。


卢绾获封燕王

在西汉建立之后,刘邦可以说一直在忙碌于铲除异姓诸侯王,那么他又为何非要封卢绾为王呢?或许刘邦内心深处认为,卢绾是他兄弟而非君臣,既然自己都已经当上皇帝了,那么封兄弟为王不过分吧。


实际上,当时汉朝的异姓王爵可不会轻易封赏,对于卢绾封王,群臣也有些不满:


高祖已定天下,诸侯非刘氏而王者七人。欲王卢绾,为群臣觖望。


卢绾手中并没有拿得出手的战功,封王的难度很大,不过谁让他有个好兄弟呢,刘邦让他跟着刘贾攻打临江王共尉混战功,然后又领着他平定燕王臧荼的反叛。将臧荼处理掉之后,刘邦就让群臣讨论从有功者中选取一人封为燕王。


刘邦的意思很明显,他想让卢绾当这个燕王,但是他又不能表现得太刻意,于是装模作样将此事拿出来讨论,大臣们也不是傻子,都知道刘邦想要封卢绾为王,于是纷纷进言说太尉卢绾的功劳最大,可做燕地的王。


要知道汉初三杰中的萧何、张良也只是封侯而已,韩信倒是通过胁迫刘邦得以封王,但韩信的下场有多凄惨这里不用多说,与韩信要王爵不同,卢绾这个王是刘邦主动封赏的。


但卢绾果真能坐稳王位吗?刘邦活着能庇佑着他,但刘邦死后,卢绾有能力治理好燕地,而不失职吗?大概是不能的,到那时可就没人能护着他了。而且群臣对卢绾封王一事本就心有不满,一旦卢绾出事,他们肯定乐见其成,甚至还不介意踩上一脚。


卢绾叛逃令刘邦伤透了心

刘邦给卢绾的待遇令人眼馋,而卢绾对刘邦也十分忠心,但在距离和人心的多变之下,双方这段兄弟情义最终还是没有走到尽头。卢绾在当了燕王之后,竟然在别人三言两语的挑拨下背叛了刘邦,在刘邦死后更是直接叛逃匈奴,那么卢绾为何要这样做呢?


卢绾之所以背叛刘邦,原因在于他害怕了。卢绾在成为燕王之后,眼见其他几个异姓王相继被诛杀,心中不免产生了兔死狐悲之感,毕竟他也是大汉的异姓王之一。


而且就算他和刘邦的情谊很深,万一在击败英布前就已经重病的刘邦不在了,心狠手辣的吕后是否会念在他和刘邦的情谊上放过他也是未知之数,毕竟彭越之死刚过去没多久,后来卢绾不敢前往长安向刘邦解释反叛一事就是因为害怕吕后:


绾愈恐,闭匿,谓其幸臣曰:“……往年春,汉族淮阴,夏,诛彭越,皆吕后计。今上病,属任吕后。吕后妇人,专欲以事诛异姓王者及大功臣。”乃遂称病不行。


卢绾不肯去和刘邦当面说清楚,刘邦自然对卢绾反叛一事相信了几分,后来刘邦又在匈奴降将那里得知卢绾果真与匈奴有勾连,于是才真的相信卢绾真的反了,派大将樊哙领兵攻打燕地,不过之后刘邦又下了一道奇怪的命令,他竟然命陈平和周勃前去诛杀樊哙。


要说卢绾真的有很大决心反叛,恐怕也未必,因为在卢绾在决定投降匈奴之际,还带着家人、亲信在长城附近徘徊,等待刘邦病愈的消息,然后他再前去长安请求刘邦的原谅。


可惜,卢绾等来的是刘邦去世的消息,他害怕成为第二个韩信,于是逃亡匈奴,被匈奴封为东胡卢王,没过多久就在匈奴的欺压下郁郁而终。


结语

刘邦对卢绾的兄弟情无疑是真挚的,不然也不会在清除大汉异姓诸侯王时,还封卢绾为王,能得到刘邦如此重视的,只有一个卢绾而已。


可惜,刘邦、卢绾直到临死都没有机会再见对方一面,和解也就成了奢望,由此可见,再深的友情也经不起权力的考验,如果卢绾只是一个富贵闲人,说不定两人的友情会成为一段君臣相得的佳话。


(图片


:
【本文标题和链接】卢绾之死(卢绾怎么死的故事) http://www.hzhe123.cn//n/151896.html 页面最新缓存时间: 2024年05月1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