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景德镇位于中国的哪里(景德镇在中国哪里)

来源:小高教学网 作者:本站 时间:2023-05-12 12:53:42 阅读次数:0

近期不少网友都在问:景德镇位于中国的哪里(景德镇在中国哪里),小编也是查阅很多资料,整理了一些相关方面的答案,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18751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47分钟,请仔细阅读哦!


目录:

江西省“景德镇市”行政区划

景德镇市,江西省地级市,别名 “瓷都”,位于江西省东北部,西北与安徽省东至县交界,南与万年县为邻,西同鄱阳县接壤,东北倚安徽省祁门县,东南和婺源县毗连。介于东经116°57′—117°42′,北纬28°44′—29°56′之间,总面积5256平方千米。


景德镇市处于属于黄山、怀玉山余脉、鄱阳湖平原过渡地带。处于皖(安徽)、浙(浙江)、赣(江西)三省交界处,是浙赣皖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心城市之一。民国时期曾与广东佛山、湖北汉口、河南朱仙并称全国四大名镇。


截至2016年,景德镇市下辖2区、1县级市、1县,常住总人口为165.4896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40.1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1.9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66.5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11.70亿元。三次产业占比为7.4:55.5:37.1。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50989元。


景德镇市是世界瓷都,中国直升机工业的摇篮。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和国家甲类对外开放地区。2018年11月,景德镇入选“2018中国地级小康城市100强”,排第93名。


地 名 驻地 人口(万人) 面积(平方千米) 行政区划代码 区号 邮编


景德镇市 昌江区 168 5270 360200 0798 333000


昌江区 西郊街道 17 354 360202 0798 333000


珠山区 石狮埠街道 31 76 360203 0798 333000


乐平市 洎阳街道 91 1973 360281 0798 333300


浮梁县 浮梁镇 29 2867 360222 0798 333400


江西景德镇:千年瓷都年味浓


光明日报记者 胡晓军 光明日报通讯员 张怡 朱琳


正月初一上午,千年瓷都江西景德镇的古窑民俗博览区内,窑神童宾青铜像前开设的“人人加柴·家家财旺”迎新春互动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参与者为太平窑火添柴增薪,一家老小或三五好友拍照合影、签名祈福并祈求新年太平、为新春祝愿。民俗博览区工作人员介绍,这一太平窑祈福活动从正月初一持续到正月初七,博览区还将于初八和元宵节分别举行明代葫芦窑复烧点火、“开窑见宝”等活动,希望让更多游客感受景德镇陶瓷文化,更好地诠释“美景、厚德、镇生活”的独特韵味。


春节期间,景德镇陶瓷大学留学生就地过年。洪晶晶摄/光明图片


连日来,瓷都景德镇处处充盈着欢度佳节的热烈氛围,一系列丰富多彩、文明向上的节庆文化活动,吸引了许多包括因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需要,选择留在景德镇过年的国内外“景漂”艺术家、创客在内的市民群众广泛参与,千年古镇飘荡温暖的年味儿。


云上云下过大年


挂起火红的灯笼,贴上鲜艳的春联,炉火烧得正旺,挑一块晒红的腊肉,蒸一屉糯米子糕,打麻糍、切苦槠豆腐、炒碱水粑,再泡上一壶浮梁红茶,围炉品茗,唠唠家常。红色点亮了炊烟里的景德镇市浮梁县,也给这座被誉为“瓷源茶乡”的江南千年古县增添了浓浓的年味儿。


2月12日至18日,江西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举办太平窑祈福活动。图为游客参与祈福活动。熊帆帆摄/光明图片


《门神祈福》《鱼跃龙门》《沧溪之龙》……以墙为画布,多位艺术家集结浮梁古城,打开千年古村的艺术之门;一幅幅充满年味儿的街画,让原本古朴宁静的浮梁变身成了露天的美术馆。在臧湾乡寒溪村史子园,当地村民们穿上节日服装,在茶山跳起《采茶舞》,参与“我最喜爱的村晚节目”推荐展播。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浮梁县联合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携手央视网、微信视频号、抖音等国内传播平台,集结水木乐创、SMART度假产业智慧平台、网易逆水寒、华裳九州、原乡映客、谷雨设计、嘉乡好物、漫芽糖等多支优秀团队,聚焦“乡村振兴”,深度挖掘年俗传统,重磅推出“浮梁红·守千年”浮梁焕新中国节“春节篇”线上过大年活动,让浮梁传承千年的瓷茶文化、农耕文化、理学文化、衙署文化和商贸文化与新时代潮流风尚碰撞出新的火花,全网呈现浮梁“村里云上云下过大年”的盛况。


“沧溪秘境”汉服秀、“浮梁梦的N次方”乡村短剧、“浮梁云妙汇”“街画秀”“新生活、新风尚、新年画”“返乡青年说”和“嘉乡邮礼”年货节“浮梁红”专场等丰富多彩的创意民俗文化活动,展现出浮梁的新乡村、新生活和新风尚。村民一台戏、年味儿传统舞龙舞狮等民俗活动精彩纷呈,浮梁百村村民以共创者的身份参与到这次过大年活动中,把热热闹闹过大年的喜悦传递给所有人。


“浮梁云妙汇”上,网易逆水寒利用数字技术打造的新潮庙会,网络游戏中关于古代浮梁的窑厂、孔庙、集市、码头、田舍等场景设置和传统制瓷、贩瓷的数字化再现,让人透过电脑屏幕感受传统的浮梁瓷茶文化,体验春节舞龙舞狮、烟花表演、千家宴等传统活动。此外,由中宣部等发起的“新生活·新风尚·新年画”——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美术创作征集展示活动也以数字化展陈方式在浮梁县143个行政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落地,开展为期30天的“乡村特展”。


“浮梁红·守千年”项目总策划、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浮梁乡创基地主任殷秩松说:“通过在乡村焕新中国传统节日的实践,将新人才、新理念、新资源带到浮梁乡村,激活当地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可以形成一系列未来能持续运营的新的乡村无形资产,为浮梁乡村后续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帮助。”


大红春联情暖心


常态化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下,在景德镇三宝村里,有300余名来自国内外的“景漂”艺术家、创客选择了留守三宝国际瓷谷度过牛年新春。


春节前夕,景德镇市特地在三宝国际瓷谷湖田书院为留守“景漂”艺术家和创客们举办了迎新春、送春联活动。一副副大红喜庆的春联挂满整个院内,承载了新一年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期待。“月轮穿沼水无痕,竹影扫阶尘不动”,意大利留学生阿诺给自己出了副对联,书法家当场对以横批“松风泉韵”,为他书写并赠送给他。当一副副精美的对联送到“景漂”艺术家和创客们手中时,他们在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一股股暖流在心头荡漾。


与此同时,由景德镇市珠山区总工会举办的“送万福、进万家”公益书法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宣传活动在景华社区拉开帷幕。活动现场,举办方不仅组织书法家挥毫泼墨,用书写春联的方式把新春祝福送到千家万户,还向职工群众科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知识,将公民防疫行为准则(科普)宣传册、防疫口罩一一送给职工群众。翰墨飘香、人头攒动、暖意融融,短短两个小时,大家手捧大红春联,脸上掩饰不住由衷的喜悦之情。


近日,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举办贺新春瓷艺展示。熊帆帆摄/光明图片


连日来,景德镇古窑址迎来络绎不绝的游客。图为游客正在参观。熊帆帆摄/光明图片


线上线下享大餐


珠山区陶瓷文化底蕴十分深厚,有千年的陶瓷文化积淀和丰富滋养,是景德镇建设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的主阵地、主战场。今年新春佳节期间,一场场契合珠山特色、展现珠山风貌的主题和作品展览,采取“线上 线下”的形式,与人们共同分享。


春节前夕,坐落于三宝国际瓷谷内的三宝蓬艺术聚落,便在美术馆光影展厅举办起“蝶变·7年海报展”,将他们曾举办的39场以瓷画、陶艺、水墨、油画为主要内容的人文展览和8场以瓷画和陶瓷生活器物为主要内容的艺术·设计·生活美学巡展的精华汇聚,向广大市民和游客奉献文化盛宴。景德镇画院推出了“春风拂面”——2021年迎新春作品线上交流展,所展示的作品是画师们一年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而形成的文化成果,让人们感受思考和探索之后的新气象、新风格、新图式的艺术魅力。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文化活动,在营造欢乐祥和节日气氛的同时,更让游客体验到了世界瓷都景德镇的文化内涵。一位游客表示,这些文化活动生动展现了景德镇的历史和现实,千年窑火生生不息,愿景德镇发展越来越好。


本版由文化强国光明日报协同推广平台策划,江西工作站组稿。


《光明日报》( 2021年02月17日 04版)


江西景德镇:千年瓷都年味浓

光明日报记者 胡晓军 光明日报通讯员 张怡 朱琳


正月初一上午,千年瓷都江西景德镇的古窑民俗博览区内,窑神童宾青铜像前开设的“人人加柴·家家财旺”迎新春互动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参与者为太平窑火添柴增薪,一家老小或三五好友拍照合影、签名祈福并祈求新年太平、为新春祝愿。民俗博览区工作人员介绍,这一太平窑祈福活动从正月初一持续到正月初七,博览区还将于初八和元宵节分别举行明代葫芦窑复烧点火、“开窑见宝”等活动,希望让更多游客感受景德镇陶瓷文化,更好地诠释“美景、厚德、镇生活”的独特韵味。


春节期间,景德镇陶瓷大学留学生就地过年。洪晶晶摄/光明图片


连日来,瓷都景德镇处处充盈着欢度佳节的热烈氛围,一系列丰富多彩、文明向上的节庆文化活动,吸引了许多包括因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需要,选择留在景德镇过年的国内外“景漂”艺术家、创客在内的市民群众广泛参与,千年古镇飘荡温暖的年味儿。


云上云下过大年


挂起火红的灯笼,贴上鲜艳的春联,炉火烧得正旺,挑一块晒红的腊肉,蒸一屉糯米子糕,打麻糍、切苦槠豆腐、炒碱水粑,再泡上一壶浮梁红茶,围炉品茗,唠唠家常。红色点亮了炊烟里的景德镇市浮梁县,也给这座被誉为“瓷源茶乡”的江南千年古县增添了浓浓的年味儿。


2月12日至18日,江西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举办太平窑祈福活动。图为游客参与祈福活动。熊帆帆摄/光明图片


《门神祈福》《鱼跃龙门》《沧溪之龙》……以墙为画布,多位艺术家集结浮梁古城,打开千年古村的艺术之门;一幅幅充满年味儿的街画,让原本古朴宁静的浮梁变身成了露天的美术馆。在臧湾乡寒溪村史子园,当地村民们穿上节日服装,在茶山跳起《采茶舞》,参与“我最喜爱的村晚节目”推荐展播。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浮梁县联合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携手央视网、微信视频号、抖音等国内传播平台,集结水木乐创、SMART度假产业智慧平台、网易逆水寒、华裳九州、原乡映客、谷雨设计、嘉乡好物、漫芽糖等多支优秀团队,聚焦“乡村振兴”,深度挖掘年俗传统,重磅推出“浮梁红·守千年”浮梁焕新中国节“春节篇”线上过大年活动,让浮梁传承千年的瓷茶文化、农耕文化、理学文化、衙署文化和商贸文化与新时代潮流风尚碰撞出新的火花,全网呈现浮梁“村里云上云下过大年”的盛况。


“沧溪秘境”汉服秀、“浮梁梦的N次方”乡村短剧、“浮梁云妙汇”“街画秀”“新生活、新风尚、新年画”“返乡青年说”和“嘉乡邮礼”年货节“浮梁红”专场等丰富多彩的创意民俗文化活动,展现出浮梁的新乡村、新生活和新风尚。村民一台戏、年味儿传统舞龙舞狮等民俗活动精彩纷呈,浮梁百村村民以共创者的身份参与到这次过大年活动中,把热热闹闹过大年的喜悦传递给所有人。


“浮梁云妙汇”上,网易逆水寒利用数字技术打造的新潮庙会,网络游戏中关于古代浮梁的窑厂、孔庙、集市、码头、田舍等场景设置和传统制瓷、贩瓷的数字化再现,让人透过电脑屏幕感受传统的浮梁瓷茶文化,体验春节舞龙舞狮、烟花表演、千家宴等传统活动。此外,由中宣部等发起的“新生活·新风尚·新年画”——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美术创作征集展示活动也以数字化展陈方式在浮梁县143个行政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落地,开展为期30天的“乡村特展”。


“浮梁红·守千年”项目总策划、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浮梁乡创基地主任殷秩松说:“通过在乡村焕新中国传统节日的实践,将新人才、新理念、新资源带到浮梁乡村,激活当地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可以形成一系列未来能持续运营的新的乡村无形资产,为浮梁乡村后续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帮助。”


大红春联情暖心


常态化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下,在景德镇三宝村里,有300余名来自国内外的“景漂”艺术家、创客选择了留守三宝国际瓷谷度过牛年新春。


春节前夕,景德镇市特地在三宝国际瓷谷湖田书院为留守“景漂”艺术家和创客们举办了迎新春、送春联活动。一副副大红喜庆的春联挂满整个院内,承载了新一年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期待。“月轮穿沼水无痕,竹影扫阶尘不动”,意大利留学生阿诺给自己出了副对联,书法家当场对以横批“松风泉韵”,为他书写并赠送给他。当一副副精美的对联送到“景漂”艺术家和创客们手中时,他们在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一股股暖流在心头荡漾。


与此同时,由景德镇市珠山区总工会举办的“送万福、进万家”公益书法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宣传活动在景华社区拉开帷幕。活动现场,举办方不仅组织书法家挥毫泼墨,用书写春联的方式把新春祝福送到千家万户,还向职工群众科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知识,将公民防疫行为准则(科普)宣传册、防疫口罩一一送给职工群众。翰墨飘香、人头攒动、暖意融融,短短两个小时,大家手捧大红春联,脸上掩饰不住由衷的喜悦之情。


近日,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举办贺新春瓷艺展示。熊帆帆摄/光明图片


连日来,景德镇古窑址迎来络绎不绝的游客。图为游客正在参观。熊帆帆摄/光明图片


线上线下享大餐


珠山区陶瓷文化底蕴十分深厚,有千年的陶瓷文化积淀和丰富滋养,是景德镇建设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的主阵地、主战场。今年新春佳节期间,一场场契合珠山特色、展现珠山风貌的主题和作品展览,采取“线上 线下”的形式,与人们共同分享。


春节前夕,坐落于三宝国际瓷谷内的三宝蓬艺术聚落,便在美术馆光影展厅举办起“蝶变·7年海报展”,将他们曾举办的39场以瓷画、陶艺、水墨、油画为主要内容的人文展览和8场以瓷画和陶瓷生活器物为主要内容的艺术·设计·生活美学巡展的精华汇聚,向广大市民和游客奉献文化盛宴。景德镇画院推出了“春风拂面”——2021年迎新春作品线上交流展,所展示的作品是画师们一年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而形成的文化成果,让人们感受思考和探索之后的新气象、新风格、新图式的艺术魅力。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文化活动,在营造欢乐祥和节日气氛的同时,更让游客体验到了世界瓷都景德镇的文化内涵。一位游客表示,这些文化活动生动展现了景德镇的历史和现实,千年窑火生生不息,愿景德镇发展越来越好。


本版由文化强国光明日报协同推广平台策划,江西工作站组稿。


《光明日报》( 2021年02月17日04版)



中国景德镇市行政区划情况

景德镇市,江西省地级市,别名 “瓷都”,位于江西省东北部,西北与安徽省东至县交界,南与万年县为邻,西同鄱阳县接壤,东北倚安徽省祁门县,东南和婺源县毗连。介于东经116°57′—117°42′,北纬28°44′—29°56′之间,总面积5256平方千米。


景德镇市处于属于黄山、怀玉山余脉、鄱阳湖平原过渡地带。处于皖(安徽)、浙(浙江)、赣(江西)三省交界处,是浙赣皖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心城市之一。民国时期曾与广东佛山、湖北汉口、河南朱仙并称全国四大名镇。


截至2016年,常住总人口为165.4896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40.1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1.9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66.5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11.70亿元。三次产业占比为7.4:55.5:37.1。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50989元。


截至2018年,景德镇市下辖2区:珠山区、昌江区,1个县级市:乐平市,1县:浮梁县,13个街道、39个乡镇、204个居民社区、473个行政村。景德镇市政府驻昌江区瓷都大道686号。


珠山区珠山区原名立马山,秦朝番君吴芮曾登山立马,故得名。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东北与浮梁县毗邻,西南同昌江区接壤,昌江自北向南纵贯全。行政区划面积111平方千米,辖1个镇、9个街道,14个行政村、92个社区。是景德镇市的中心城区,地处六山两湖(黄山、九华山、庐山、龙虎山、三清山、武夷山、鄱阳湖、千岛湖)风景区的中心,是全国第一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所在地。


昌江区昌江区地处江西省景德镇市西南部,以景德镇母亲河“昌江”而得名,南邻乐平,北接浮梁,西靠波阳,东临昌江,辖区内有国家级景德镇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景德镇昌南拓展区。景德镇市政府坐落于辖区之内。昌江区下辖6个乡镇(街道),35个村,36个居民社区,总面积405平方千米。境内丽阳古窑遗址是2005年重大考古发现,并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闾庙地区保存着完整的明代街面和明代中期建筑群落,是昌江区古代文明的象征。


乐平市


乐平市乐平市因“南临乐安河,北接平林”而得名,已有1800多年历史,总面积1980平方千米,辖16个乡镇、2个街道。这里诞生了与《通志》、《通典》合称“三通”的《文献通考》和《容斋随笔》;源发了得到周恩来同志以“美、秀、娇、甜”高度评价的赣剧饶河戏;保留了400余座融建筑、雕塑、工艺、绘画、文学于一体被称为“中华一绝”的古戏台;培育了“一王二侯三驸马,四位左右一品相,五位状元、榜眼和探花,三百多位进士郎”;记载了方志敏、红十军等革命先辈留下的光辉足迹。


浮梁县浮梁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地处赣、皖二省交界处,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38个重点县(市、区)之一。东邻婺源县,西毗鄱阳县,南交乐平市和景德镇市昌江区,北连安徽省祁门县和东至县。县域面积2851平方千米,辖10个建制镇、7个乡。唐天宝元年(742年),“因溪水时泛,民多伐木为梁”,更名为浮梁县,从此,浮梁之名沿用至今。拥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个,中国传统村落10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7个。


你想知道以瓷闻名的景德镇,到底有多好吃吗?



▲ 牛骨粉是景德镇名吃,以牛骨配面,则是牛骨面。摄影 / 夏茉




-风物君语-


瓷(cí)与吃(chī)之间,只差一个H(爱吃)




喜欢瓷的人到了景德镇,几乎都会收获一份意外之喜——景德镇,也是一座深藏不露的美食之城。《舌尖上的中国》里,有一道“豆参炖鱼头”,这道美味在景德镇叫“豆冲炖鱼头”。豆参、豆冲,其实就是切粗条油炸后的豆干,景德镇当地方言发音为“豆葱”。




▲ 豆冲炖鱼头。摄影 / @袁来是你ni




瓷让景德镇走向世界,而吃让景德镇有了独特的烟火气。




因为瓷,所以更好吃



景德镇不是一个镇,而是一座在江西北部与安徽接壤的地级市,因恰好处在黄山、怀玉山向鄱阳湖平原的过渡地带,属于典型的江南丘陵地貌,故而境内水网纵横、森林茂密,颇有烟雨朦胧的江南气息。




▲ 景德镇地形示意图。 制图/Paprika




丘陵之下,埋藏着40余种制瓷原料,正是它们让景德镇走向了世界。被世人熟知以前,景德镇叫新平,唐时更名昌南。相传有位叫陶玉的商人,将昌南瓷器运至长安,时人误以为玉器,争相购买,于是昌南瓷器广为人知。




从五代开始制瓷,依着“三面青山一面水”的地理优势,到宋元时期,以青花瓷闻名天下的景德镇,已经有了“一城瓷器半城窑”的盛况。瓷,成就了景德镇,也成了景德镇人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制瓷之余,将瓷泥纳入“美食系统”,是景德镇独有的发明




▲ 瓷泥煨鸡。摄影 / @景德镇吃货联盟




瓷泥煨鸡,就是景德镇瓷工在“瓷”与“吃”、艺术与生活之间,找到的最完美的平衡。嫩鸡去毛剖腹,收拾干净后,填入五花肉末与调料,荷叶包好(今多用锡纸包裹)。绍兴老酒淋入瓷泥,将荷叶与嫩鸡严裹,埋入刚开窑的窑渣中煨烤五、六个小时。取出后剥去瓷泥、荷叶,肉鲜骨酥、其香四溢,久而久之,成为景德镇颇负盛名的传统名菜。




江西老表爱嗦粉,背着米粉铺子闯天下,作为江西的一部分,景德镇自然也少不了粉。景德镇人最爱恰(吃)的那碗粉,叫冷粉。因为制瓷业,这碗粉与配料各有秘籍,在米粉众多的江西自成一派、“卓尔不群”。




▲ 冷粉,粉跟筷子一样粗。摄影 / @袁来是你ni




从“长相”上来看,景德镇冷粉似乎和南昌拌粉很像,但冷粉一上桌,一眼就能看出:冷粉比南昌拌粉“长得壮”;从口感上来说,冷粉和贵阳酸粉有点像,但因为拌料理多了一份腌橘子皮,故而多了几分“灵气”,吃起来更爽滑、更有嚼头。一碗冷粉,显然不能满足瓷工的体力需求,于是饺子粑、油条就成了冷粉身边最常见的“配角”,再来一碗肉饼汤,辣椒带进肠胃里的火气,瞬间散尽。




▲ 景德镇最常见的饺子粑。摄影 / @袁来是你ni




早年间,陶瓷作坊的老板为激发工匠的积极性,一日三餐外,还加一份点心餐。为丰富点心品种,他们创制了一种新的吃食,浮梁民间称为“灰水糕”,它还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碱水粑




景德镇家家户户、男女老幼都喜欢吃碱水粑。制作碱水粑的碱,是稻草烧灰虑水之后所得,大米磨浆后掺进去,倒进特制的粑筛中猛火蒸熟,吃时切成薄片,与鸡蛋烹炒,端上桌,里面赫然还有红辣椒丝,仿佛在向你证明,这才是景德镇人最日常的碱水粑炒鸡蛋




▲ 碱水粑,满满一大盘。摄影 / 夏茉




吃到碱水粑,你就触到了景德镇这座南方城市的另一面:辣。




辣,是景德镇美食的底色



景德镇虽与安徽祁门、婺源相接壤,但饮食文化上,却并未沾染徽菜“轻度腐败,严(盐)重好色”的特点,依然保持了江西“辣”的特点,不经常吃辣的人到了景德镇,得慢慢适应。




景德镇有一种传统小吃,叫辣椒粑




▲ 辣椒粑。绘图 / 五月




冬天天气干燥时,景德镇人会将糯米粉与辣椒混合在一起制成辣椒粑,也有将老南瓜去皮切片晾晒后蒸熟,再加入糯米粉拌好再蒸,二次晾晒后加入各种调料,半干后制成饼状,再晾晒而成的。这些年,则多了些用茄子、豆豉、柚子皮等制成各种蔬果味道的辣椒粑,但万变不离其宗,辣才是主咖。




这份辣,也深入景德镇人深爱的牛骨粉中。




▲ 牛骨粉,骨粉分装。摄影 / @袁来是你ni




在景德镇,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牛骨粉,它是冷粉之外,景德镇人最喜欢恰(吃)的一碗粉。牛骨与粉是分开的,放在大桶里,上面是满满的辣椒,单独盛一碗,与粉一起端上桌来。粉里有陈皮、酱菜、酸萝卜、豆干,恰起来顺滑爽口,再吃一口牛骨,有筋有骨有嚼劲,但那种辣到爆汗的辣,是真的让人一时之间难以接招,不擅长吃辣的人,得慎重考虑一下,否则一碗牛骨粉,就足以让你对景德镇“刻骨铭心”。




一道普通的辣椒炒肉,就是好几家店的招牌菜。辣椒是江西的特产——余干辣椒,皮薄肉嫩,鲜、香、辣适中,肉是纯瘦的猪肉或者黄牛肉,炒得时候用粉一抓,大火炒熟,端上桌来酱香、肉香入味刚刚好,让多少人离开景德镇后心心念念、久久难忘。




▲ 辣椒炒黄牛肉。摄影 / 夏茉




有人开玩笑说,到了景德镇,吃鱼千万别点有辣椒的,否则你得从辣椒里挑半天才能找着鱼肉。好吃是真好吃,辣也是真辣。在景德镇,辣是标配,无论是炒菜、拌菜还是煮菜,多多少少总会放一点辣椒进去。辣并不是味觉,其实是一种痛觉,“辣”并快乐着,是景德镇人的生活态度




小吃不丰富,但永远“好恰”



像景德镇的面积并不大一样,景德镇的小吃并不是很丰富,但对景德镇人来说,这些街巷间从小吃到大的小吃,是无可替代的。




饺子粑,虽然只是冷粉的配角,但来来回回的路上,随便点一份,也可以是早晚餐的组成部分。




▲ 相较于景德镇常见的饺子粑,这种饺子粑就比较精致、讲究。摄影 / 夏茉




饺子粑其实是都昌的,都昌人曾大量移民景德镇,除了将景德镇变为“都昌人的码头”外,他们还将饺子粑带到了景德镇。米磨成粉之后,用开水烫好做皮,包入韭菜豆腐、萝卜丝、豆角、虾仁等不同的馅料,蒸笼里一蒸即可食用,也有蒸好后再用油炸的。如果你不能吃辣,且第一次到景德镇,吃饺子粑一定记得告诉店家要不辣的,否则你会流眼泪,辣的。




还有一种可做早晚餐一部分的美食,叫油条包麻糍。新鲜滚热的麻糍,平铺在刚炸好的油条上,洒上白糖和熟芝麻,再将油条对折,然后放在白糖、熟芝麻上一滚,一份油条包麻糍就做好了。吃起来既有麻糍的香甜,又有油条的香脆,老少皆宜,因此得以在景德镇长盛不衰。




▲ 油条包麻糍。摄影 / 夏茉




说到炸,还有一种炸清汤。清汤,其实就是北方人口中的小馄饨,放进油锅里一炸,油而不腻,价格也实惠,深受景德镇当地人的喜爱。同样需要炸制的小吃,还有油墩,但油墩在南方的其他地方也能吃得着,江浙沪地区叫油墩子,也叫油端子




▲ 炸清汤。摄影 / 夏茉




这几样早晚餐的竞争对手,是煎饼——请不要误解,景德镇的煎饼,不是我们常说的那种鏊子上烙烤的大薄饼,而是韭菜与豆干做馅儿的包子,平底锅刷油,有褶子的面朝下先煎,再加点水翻面煎,类似于水煎包,但是景德镇叫煎饼,而且里面有必不可少的辣椒。




▲ 景德镇煎饼。摄影 / @景德镇吃货联盟




吃过这些,再喝一碗汤消消食吧。“塔前糊汤,百米飘香”,绝对是消食首选。普普通通一碗汤里,猪肝、瘦肉、冻米、香菇丁、豆芽沫、笋沫、生粉、猪油渣,要在不同的时段炒,煮的时候要不停的搅拌,做法颇为繁复,充分体现出景德镇的另一面——精细。




▲ 塔前糊汤。绘图 / 五月




其实,不只是小吃,景德镇美食的种类普遍较少。对于美食,景德镇人从不嫌少。唯其少,才更值得一辈辈做下去。这背后,是景德镇人数百年如一日的坚持,更是他们的专一。



- END -


文丨十四


地图编缉丨Paprika


绘图 | 五月




▲ 牛骨粉是景德镇名吃,以牛骨配面,则是牛骨面。摄影 / 夏茉




-风物君语-


瓷(cí)与吃(chī)之间,只差一个H(爱吃)




喜欢瓷的人到了景德镇,几乎都会收获一份意外之喜——景德镇,也是一座深藏不露的美食之城。《舌尖上的中国》里,有一道“豆参炖鱼头”,这道美味在景德镇叫“豆冲炖鱼头”。豆参、豆冲,其实就是切粗条油炸后的豆干,景德镇当地方言发音为“豆葱”。




▲ 豆冲炖鱼头。摄影 / @袁来是你ni




瓷让景德镇走向世界,而吃让景德镇有了独特的烟火气。




因为瓷,所以更好吃



景德镇不是一个镇,而是一座在江西北部与安徽接壤的地级市,因恰好处在黄山、怀玉山向鄱阳湖平原的过渡地带,属于典型的江南丘陵地貌,故而境内水网纵横、森林茂密,颇有烟雨朦胧的江南气息。




▲ 景德镇地形示意图。 制图/Paprika




丘陵之下,埋藏着40余种制瓷原料,正是它们让景德镇走向了世界。被世人熟知以前,景德镇叫新平,唐时更名昌南。相传有位叫陶玉的商人,将昌南瓷器运至长安,时人误以为玉器,争相购买,于是昌南瓷器广为人知。




从五代开始制瓷,依着“三面青山一面水”的地理优势,到宋元时期,以青花瓷闻名天下的景德镇,已经有了“一城瓷器半城窑”的盛况。瓷,成就了景德镇,也成了景德镇人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制瓷之余,将瓷泥纳入“美食系统”,是景德镇独有的发明




▲ 瓷泥煨鸡。摄影 / @景德镇吃货联盟




瓷泥煨鸡,就是景德镇瓷工在“瓷”与“吃”、艺术与生活之间,找到的最完美的平衡。嫩鸡去毛剖腹,收拾干净后,填入五花肉末与调料,荷叶包好(今多用锡纸包裹)。绍兴老酒淋入瓷泥,将荷叶与嫩鸡严裹,埋入刚开窑的窑渣中煨烤五、六个小时。取出后剥去瓷泥、荷叶,肉鲜骨酥、其香四溢,久而久之,成为景德镇颇负盛名的传统名菜。




江西老表爱嗦粉,背着米粉铺子闯天下,作为江西的一部分,景德镇自然也少不了粉。景德镇人最爱恰(吃)的那碗粉,叫冷粉。因为制瓷业,这碗粉与配料各有秘籍,在米粉众多的江西自成一派、“卓尔不群”。




▲ 冷粉,粉跟筷子一样粗。摄影 / @袁来是你ni




从“长相”上来看,景德镇冷粉似乎和南昌拌粉很像,但冷粉一上桌,一眼就能看出:冷粉比南昌拌粉“长得壮”;从口感上来说,冷粉和贵阳酸粉有点像,但因为拌料理多了一份腌橘子皮,故而多了几分“灵气”,吃起来更爽滑、更有嚼头。一碗冷粉,显然不能满足瓷工的体力需求,于是饺子粑、油条就成了冷粉身边最常见的“配角”,再来一碗肉饼汤,辣椒带进肠胃里的火气,瞬间散尽。




▲ 景德镇最常见的饺子粑。摄影 / @袁来是你ni




早年间,陶瓷作坊的老板为激发工匠的积极性,一日三餐外,还加一份点心餐。为丰富点心品种,他们创制了一种新的吃食,浮梁民间称为“灰水糕”,它还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碱水粑




景德镇家家户户、男女老幼都喜欢吃碱水粑。制作碱水粑的碱,是稻草烧灰虑水之后所得,大米磨浆后掺进去,倒进特制的粑筛中猛火蒸熟,吃时切成薄片,与鸡蛋烹炒,端上桌,里面赫然还有红辣椒丝,仿佛在向你证明,这才是景德镇人最日常的碱水粑炒鸡蛋




▲ 碱水粑,满满一大盘。摄影 / 夏茉




吃到碱水粑,你就触到了景德镇这座南方城市的另一面:辣。




辣,是景德镇美食的底色



景德镇虽与安徽祁门、婺源相接壤,但饮食文化上,却并未沾染徽菜“轻度腐败,严(盐)重好色”的特点,依然保持了江西“辣”的特点,不经常吃辣的人到了景德镇,得慢慢适应。




景德镇有一种传统小吃,叫辣椒粑




▲ 辣椒粑。绘图 / 五月




冬天天气干燥时,景德镇人会将糯米粉与辣椒混合在一起制成辣椒粑,也有将老南瓜去皮切片晾晒后蒸熟,再加入糯米粉拌好再蒸,二次晾晒后加入各种调料,半干后制成饼状,再晾晒而成的。这些年,则多了些用茄子、豆豉、柚子皮等制成各种蔬果味道的辣椒粑,但万变不离其宗,辣才是主咖。




这份辣,也深入景德镇人深爱的牛骨粉中。




▲ 牛骨粉,骨粉分装。摄影 / @袁来是你ni




在景德镇,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牛骨粉,它是冷粉之外,景德镇人最喜欢恰(吃)的一碗粉。牛骨与粉是分开的,放在大桶里,上面是满满的辣椒,单独盛一碗,与粉一起端上桌来。粉里有陈皮、酱菜、酸萝卜、豆干,恰起来顺滑爽口,再吃一口牛骨,有筋有骨有嚼劲,但那种辣到爆汗的辣,是真的让人一时之间难以接招,不擅长吃辣的人,得慎重考虑一下,否则一碗牛骨粉,就足以让你对景德镇“刻骨铭心”。




一道普通的辣椒炒肉,就是好几家店的招牌菜。辣椒是江西的特产——余干辣椒,皮薄肉嫩,鲜、香、辣适中,肉是纯瘦的猪肉或者黄牛肉,炒得时候用粉一抓,大火炒熟,端上桌来酱香、肉香入味刚刚好,让多少人离开景德镇后心心念念、久久难忘。




▲ 辣椒炒黄牛肉。摄影 / 夏茉




有人开玩笑说,到了景德镇,吃鱼千万别点有辣椒的,否则你得从辣椒里挑半天才能找着鱼肉。好吃是真好吃,辣也是真辣。在景德镇,辣是标配,无论是炒菜、拌菜还是煮菜,多多少少总会放一点辣椒进去。辣并不是味觉,其实是一种痛觉,“辣”并快乐着,是景德镇人的生活态度




小吃不丰富,但永远“好恰”



像景德镇的面积并不大一样,景德镇的小吃并不是很丰富,但对景德镇人来说,这些街巷间从小吃到大的小吃,是无可替代的。




饺子粑,虽然只是冷粉的配角,但来来回回的路上,随便点一份,也可以是早晚餐的组成部分。




▲ 相较于景德镇常见的饺子粑,这种饺子粑就比较精致、讲究。摄影 / 夏茉




饺子粑其实是都昌的,都昌人曾大量移民景德镇,除了将景德镇变为“都昌人的码头”外,他们还将饺子粑带到了景德镇。米磨成粉之后,用开水烫好做皮,包入韭菜豆腐、萝卜丝、豆角、虾仁等不同的馅料,蒸笼里一蒸即可食用,也有蒸好后再用油炸的。如果你不能吃辣,且第一次到景德镇,吃饺子粑一定记得告诉店家要不辣的,否则你会流眼泪,辣的。




还有一种可做早晚餐一部分的美食,叫油条包麻糍。新鲜滚热的麻糍,平铺在刚炸好的油条上,洒上白糖和熟芝麻,再将油条对折,然后放在白糖、熟芝麻上一滚,一份油条包麻糍就做好了。吃起来既有麻糍的香甜,又有油条的香脆,老少皆宜,因此得以在景德镇长盛不衰。




▲ 油条包麻糍。摄影 / 夏茉




说到炸,还有一种炸清汤。清汤,其实就是北方人口中的小馄饨,放进油锅里一炸,油而不腻,价格也实惠,深受景德镇当地人的喜爱。同样需要炸制的小吃,还有油墩,但油墩在南方的其他地方也能吃得着,江浙沪地区叫油墩子,也叫油端子




▲ 炸清汤。摄影 / 夏茉




这几样早晚餐的竞争对手,是煎饼——请不要误解,景德镇的煎饼,不是我们常说的那种鏊子上烙烤的大薄饼,而是韭菜与豆干做馅儿的包子,平底锅刷油,有褶子的面朝下先煎,再加点水翻面煎,类似于水煎包,但是景德镇叫煎饼,而且里面有必不可少的辣椒。




▲ 景德镇煎饼。摄影 / @景德镇吃货联盟




吃过这些,再喝一碗汤消消食吧。“塔前糊汤,百米飘香”,绝对是消食首选。普普通通一碗汤里,猪肝、瘦肉、冻米、香菇丁、豆芽沫、笋沫、生粉、猪油渣,要在不同的时段炒,煮的时候要不停的搅拌,做法颇为繁复,充分体现出景德镇的另一面——精细。




▲ 塔前糊汤。绘图 / 五月




其实,不只是小吃,景德镇美食的种类普遍较少。对于美食,景德镇人从不嫌少。唯其少,才更值得一辈辈做下去。这背后,是景德镇人数百年如一日的坚持,更是他们的专一。



- END -


文丨十四


地图编缉丨Paprika


绘图 | 五月


:
【本文标题和链接】景德镇位于中国的哪里(景德镇在中国哪里) http://www.hzhe123.cn//n/158946.html 页面最新缓存时间: 2024年05月12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