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荔在哪个地方(大荔特产)

来源:小高教学网 作者:summer 时间:2023-06-21 00:10:40 阅读次数:0

近期不少网友都在问:大荔在哪个地方(大荔特产),小编也是查阅很多资料,整理了一些相关方面的答案,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5834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15分钟,请仔细阅读哦!


大荔在哪个地方(大荔特产) 文章目录:

曾经的军事重镇临晋-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

前205年9月,韩信在临晋布设疑兵,做出在此强渡黄河姿态,引诱西魏王魏豹重兵驻守黄河东岸之蒲坂(山西运城市永济县),而韩信将兵团主力调至北边夏邑(陕西渭南市韩城县),由此强渡黄河并一举灭掉西魏国(详见《韩信平定魏、赵、燕)。临晋,就是今天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因此我们就说一说大荔县。


在西周末年,宗周镐京(西安)为犬戎攻破,周幽王被杀,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东迁洛邑,大周王朝放弃了自己的祖居之地-关中,从此以后,关中平原陷入一片乱局,各派势力互相征伐,而位于关中平原西部的戎狄一个分支-大荔戎趁机东进,在今天大荔县一带建立王城,依附于黄河东岸的晋国。


后来,秦人开始在关中地区做强做大,陆续兼并了今天大荔县范围内的几个小诸侯芮国、同国,以及大荔戎国,秦人在大荔戎国王城的基础上进行扩建,并改名为“临晋”。到了战国时期,魏国始强,魏文侯、魏武侯父子西渡黄河,占领黄河西岸大片领土,就包括临晋城。


秦商鞅变法之后,国势强大,在秦魏河西之战中,魏国主将公子卬为商鞅所骗而被俘,魏国军队大败,从此之后,秦国逐步收复河西之地,临晋城重新回归秦人怀抱。秦汉两朝,关中地区一直都是政治中心,临晋就成为帝国首都的附属,而对于幅员辽阔的大帝国来说,临晋的军事战略地位也显得很无足轻重。


西晋末年,西晋中央政府将临晋城的名称改为大荔,为何要将临晋由一个具有中原特色的名字改为具有民族标示的名称,我们不得而知,也许是因为那时关中地区很长时间已经不做为中原王朝的政治中心之缘故?自东汉末年开始,西北的少数民族势力开始在关中强大起来,将临晋改为大荔,顺应时代潮流。自此以后,除了隋唐两朝重新以关中地区为政治中心,大多数王朝都将政治中心东移,大荔县的政治经济地位下降很多。


由上看出,只有在黄河两岸存在两个不同政权的时期,临晋的战略地位才是重要的,它扼守黄河天险,成为重要的军事战略要地。而且,还有这样一个规律,就是如果一方强大的时候,它就会越过黄河天险,背靠天险建设城池,比如魏国强大,就占据河西之地,秦国强大,就占据黄河东岸蒲坂(山西运城永济)。这与我们之前分析的关于井陉关、函谷关、阏舆等战略要地的设置原则相符。黄河两岸存在两个不同政权的时期,包括:春秋战国、楚汉相争(短暂时期)、五胡十六国,在这些时期,临晋经常会被人们提及。而在帝国大一统时期,临晋的军事地位没有那么重要了。


大荔县位于关中平原东部,三河(洛河、渭河、黄河)交汇之处,它的地貌与关中平原中心地区还有所不同,台原、河谷、河滩、沙漠形态各异。大荔沙苑位于洛河与渭河夹角处,方圆200多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沙漠,当然,它与新疆、中亚那样干燥而幅员辽阔的大沙漠有所不同,大荔沙苑之中还有不少湖泊,地下水资源丰富。据说此处曾经是一片泽国,河水携带大量泥沙汇聚于此,后来,湖水退却,泥沙积存,形成今天状态。也可以说,大荔沙苑是在地势与气候变化的双重影响之下形成的。今天,这里成为中国最大的沙漠公园,是陕西省的一个著名旅游胜地。


曾近的军事重地临晋,今天的平凡之地大荔县,曾近尸骨遍野的战场,今天遍布庄稼的农田,世事变幻,天道无常,叹矣!



陕西省一个县,人口超70万,为陕西第一产粮大县

陕西省,简称“陕”或“秦”,省会古都西安。陕西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此基础上,截至2018年底,陕西省下辖10个设区市,含30个市辖区、72个县、5个县级市。其中,就蒲城县来说,人口超70万,隶属于渭南市。蒲城县地处陕北黄土高原和关中平原交接地带,并且,蒲城县属温暖带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春暖、夏热、秋凉、冬寒,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偏少,在此基础上,蒲城县成为陕西第一产粮大县。在历史上,蒲城县这一建制始于南北朝时期,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



首先,蒲城县,隶属于陕西省渭南市,为陕西第一产粮大县。在地理位置上,蒲城县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东北部,东临大荔县、澄城县;西接富平县;北依白水县、铜川市;南靠临渭区。介于东经109°20′17″—109°54′48″,北纬33°44′50″—35°10′30″之间,东西长52.8千米,南北宽47千米,总面积1583.58平方千米,为渭南面积第二大县。 就蒲城县的历史来说,蒲城古称“重泉”、“南白水”,早在春秋时期,该地区属晋国的疆域。到了战国时期,魏赵韩三家分晋,今陕西省蒲城县一带先属魏国,后成为秦国的疆域。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县制下,今渭南市蒲城县一带属重泉县这一建制。西汉(前206—8年),重泉县初隶河上郡,后隶属于左冯翊。东汉时期,该地区仍属左冯翊重泉县。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魏蜀吴三国鼎立,今蒲城县一带成为曹魏的疆域的。在魏晋时期,该地区的县名、隶属未变。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改设南白水县,隶属于白水郡。西魏恭帝元年(554年),改为蒲城县,“以县东故蒲城为称”(据《太平寰宇记》年)。由此,就蒲城县这一建制,始于西魏时期,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



在建县之后,蒲城县依然隶属于白水郡这一建制。公元583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蒲城县改隶同州,大业二年(606年),废同州,蒲城县属冯翊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复属同州。开元四年(716年)冬十月,唐玄宗李隆基这位皇帝在位时,改蒲城县为奉先县,属京兆府。五代十国时期,沿用奉先县名。后梁开平元年(907年)属同州。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属雍州(今凤翔县年)。后晋、后汉因之。后周广顺元年(951年)属京兆府。北宋开宝四年(971年),奉先县复改为蒲城县,属陕西路同州。



最后,南宋时期,蒲城县属京兆府华州管辖。元朝时期,蒲城县属陕西行中书省奉元路。朱元璋建立明朝后,蒲城县属陕西承宣布政使司西安府华州。清朝雍正十三年(1735年),蒲城县隶属于陕西省同州府。到了1914年,蒲城县属关中道。1928年,蒲城县直属于陕西省。1961年9月,蒲城县隶属渭南地区。1994年12月,撤销渭南地区,设立地级渭南市,蒲城县属之至今。截至2018年底,蒲城县总面积达1583.58平方千米,总人口约为77万人,也即为陕西省人口较多的一个县。


文/情怀历史


陕西省一个县,人口超70万,建县历史超1400年

陕西省,简称“陕”或“秦”,省会古都西安。陕西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此基础上,截至2018年底,陕西省下辖10个设区市,含30个市辖区、72个县、5个县级市。其中,就蒲城县来说,人口超70万,隶属于渭南市。蒲城县地处陕北黄土高原和关中平原交接地带,并且,蒲城县属温暖带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春暖、夏热、秋凉、冬寒,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偏少,在此基础上,蒲城县成为陕西第一产粮大县。在历史上,蒲城县这一建制始于南北朝时期,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



首先,蒲城县,隶属于陕西省渭南市,为陕西第一产粮大县。在地理位置上,蒲城县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东北部,东临大荔县、澄城县;西接富平县;北依白水县、铜川市;南靠临渭区。介于东经109°20′17″—109°54′48″,北纬33°44′50″—35°10′30″之间,东西长52.8千米,南北宽47千米,总面积1583.58平方千米,为渭南面积第二大县。 就蒲城县的历史来说,蒲城古称“重泉”、“南白水”,早在春秋时期,该地区属晋国的疆域。到了战国时期,魏赵韩三家分晋,今陕西省蒲城县一带先属魏国,后成为秦国的疆域。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县制下,今渭南市蒲城县一带属重泉县这一建制。西汉(前206—8年),重泉县初隶河上郡,后隶属于左冯翊。东汉时期,该地区仍属左冯翊重泉县。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魏蜀吴三国鼎立,今蒲城县一带成为曹魏的疆域的。在魏晋时期,该地区的县名、隶属未变。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改设南白水县,隶属于白水郡。西魏恭帝元年(554年),改为蒲城县,“以县东故蒲城为称”(据《太平寰宇记》年)。由此,就蒲城县这一建制,始于西魏时期,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



在建县之后,蒲城县依然隶属于白水郡这一建制。公元583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蒲城县改隶同州,大业二年(606年),废同州,蒲城县属冯翊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复属同州。开元四年(716年)冬十月,唐玄宗李隆基这位皇帝在位时,改蒲城县为奉先县,属京兆府。五代十国时期,沿用奉先县名。后梁开平元年(907年)属同州。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属雍州(今凤翔县年)。后晋、后汉因之。后周广顺元年(951年)属京兆府。北宋开宝四年(971年),奉先县复改为蒲城县,属陕西路同州。



最后,南宋时期,蒲城县属京兆府华州管辖。元朝时期,蒲城县属陕西行中书省奉元路。朱元璋建立明朝后,蒲城县属陕西承宣布政使司西安府华州。清朝雍正十三年(1735年),蒲城县隶属于陕西省同州府。到了1914年,蒲城县属关中道。1928年,蒲城县直属于陕西省。1961年9月,蒲城县隶属渭南地区。1994年12月,撤销渭南地区,设立地级渭南市,蒲城县属之至今。截至2018年底,蒲城县总面积达1583.58平方千米,总人口约为77万人,也即为陕西省人口较多的一个县。


文/情怀历史


陕西省,简称“陕”或“秦”,省会古都西安。陕西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此基础上,截至2018年底,陕西省下辖10个设区市,含30个市辖区、72个县、5个县级市。其中,就蒲城县来说,人口超70万,隶属于渭南市。蒲城县地处陕北黄土高原和关中平原交接地带,并且,蒲城县属温暖带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春暖、夏热、秋凉、冬寒,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偏少,在此基础上,蒲城县成为陕西第一产粮大县。在历史上,蒲城县这一建制始于南北朝时期,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



首先,蒲城县,隶属于陕西省渭南市,为陕西第一产粮大县。在地理位置上,蒲城县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东北部,东临大荔县、澄城县;西接富平县;北依白水县、铜川市;南靠临渭区。介于东经109°20′17″—109°54′48″,北纬33°44′50″—35°10′30″之间,东西长52.8千米,南北宽47千米,总面积1583.58平方千米,为渭南面积第二大县。 就蒲城县的历史来说,蒲城古称“重泉”、“南白水”,早在春秋时期,该地区属晋国的疆域。到了战国时期,魏赵韩三家分晋,今陕西省蒲城县一带先属魏国,后成为秦国的疆域。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县制下,今渭南市蒲城县一带属重泉县这一建制。西汉(前206—8年),重泉县初隶河上郡,后隶属于左冯翊。东汉时期,该地区仍属左冯翊重泉县。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魏蜀吴三国鼎立,今蒲城县一带成为曹魏的疆域的。在魏晋时期,该地区的县名、隶属未变。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改设南白水县,隶属于白水郡。西魏恭帝元年(554年),改为蒲城县,“以县东故蒲城为称”(据《太平寰宇记》年)。由此,就蒲城县这一建制,始于西魏时期,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



在建县之后,蒲城县依然隶属于白水郡这一建制。公元583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蒲城县改隶同州,大业二年(606年),废同州,蒲城县属冯翊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复属同州。开元四年(716年)冬十月,唐玄宗李隆基这位皇帝在位时,改蒲城县为奉先县,属京兆府。五代十国时期,沿用奉先县名。后梁开平元年(907年)属同州。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属雍州(今凤翔县年)。后晋、后汉因之。后周广顺元年(951年)属京兆府。北宋开宝四年(971年),奉先县复改为蒲城县,属陕西路同州。



最后,南宋时期,蒲城县属京兆府华州管辖。元朝时期,蒲城县属陕西行中书省奉元路。朱元璋建立明朝后,蒲城县属陕西承宣布政使司西安府华州。清朝雍正十三年(1735年),蒲城县隶属于陕西省同州府。到了1914年,蒲城县属关中道。1928年,蒲城县直属于陕西省。1961年9月,蒲城县隶属渭南地区。1994年12月,撤销渭南地区,设立地级渭南市,蒲城县属之至今。截至2018年底,蒲城县总面积达1583.58平方千米,总人口约为77万人,也即为陕西省人口较多的一个县。


文/情怀历史


【本文标题和链接】大荔在哪个地方(大荔特产) http://www.hzhe123.cn//n/164428.html 页面最新缓存时间: 2024年05月1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