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绵阳绵竹在哪里(绵竹附近哪里看雪)

来源:小高教学网 作者:summer 时间:2023-06-05 08:47:27 阅读次数:0

近期不少网友都在问:绵阳绵竹在哪里(绵竹附近哪里看雪),小编也是查阅很多资料,整理了一些相关方面的答案,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10973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28分钟,请仔细阅读哦!


绵阳绵竹在哪里(绵竹附近哪里看雪) 文章目录:

“中国绵竹特色之乡”在哪里?

据悉,为推动竹产业转型升级,助力精准扶贫,促进乡村振兴和地方经济发展,中国林学会根据今年6月印发的《中国林学会竹业特色之乡认定办法》,精心组织开展第二批中国竹业特色之乡申报、审查、考察、展示、终审、公示等工作,最终正式认定命名第二批中国竹业特色之乡。根据中国林学会关于第二批“中国竹业特色之乡”认定评审结果的通报,四川省叙永县被中国林学会认定为“中国绵竹特色之乡” 。


叙永县是四川省第一个竹林面积突破100万亩规模的县,也是四川省最大的竹林基地县,叙永县现有竹林面积136万亩,竹种43个。其中,浆用竹林98万亩(主要是绵竹、硬头黄竹、慈竹),笋用竹13万亩(主要是方竹和苦竹) 。以“中国绵竹特色之乡” 竹业金子招牌的认定为契机,叙永县将抓住发展机遇,进一步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攻坚,为当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在绵竹,这十个景点非去不可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咱绵竹好玩的景点,好看的景色还是很多的。今天来看看必玩的十大景点。


1.中国绵竹年画村


等级: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景区风格以四川居民风格与江南水乡风格结合为主。


绵竹年画博物馆是一座现代感与传统性完美结合的立体建筑,它以梯步形的构造呈现出中间高两头低的外观。据说,设计者希望这样能为中国年画“步步升高、越发红火”带来灵气。


这座“年轻”的博物馆诞生于1996年,是目前中国仅有的两座专业年画博物馆之一,这是中国政府和地方政府为保护和传承年画这一古老民间艺术所做的努力。


馆内收藏着各个时期的绵竹年画,从最古老的年画刻板《门神》到今天创新的石雕年画、刺绣年画和陶版年画等。


其中,一幅清代同治年间老艺人黄瑞谷的传世之作《迎春图》格外夺目。这幅被誉为《清明上河图》的作品和其它艺术品,曾多次飞往美国、法国、英国等国家参展。


不仅仅是年画值得让人观看。风景也很秀丽。小桥,流水,人家。夏天还有大片大片的荷花。


地址:绵竹市大南路大南街574号


2.麓棠温泉度假区


等级: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九龙山—麓棠山旅游区的重要部分,拥有迄今成都平原区域唯一的自流碳酸型医疗热矿泉水。


不知身是山中客。冬天将至,在这里泡温泉,呼吸大自然的新鲜空气。整个人都好像被洗涤了。如果可以,只想在这里做一个归隐山林的人。抛却世上的浮华与喧嚣。


位置:位于绵竹市土门镇


3.绵竹九龙山乡村旅游景区


等级:AAAA级


这里有观光农业、科普教育、健身娱乐、宗教游览、休闲度假、滑翔登山骑车等活动项目。


如果你想带孩子出来亲近大自然,来这里,没错了。动植物种类丰富,并且多样化。


鸟语花香。没有受到城市的污染。重要的是还有各种各样的项目,能看到孩子在各方面的成长。


位置:绵竹市九龙山乡村旅游景区


4.严仙观


又名君平庄,是西汉道教创始人之一严君平居住之地。道观最初由严君平之父——严子希创建,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书圣王羲之曾留下过墨宝。


观前20亩大的五提池碧波荡漾,池畔树木环绕,苍翠映天,风光瑰丽,相传为古蜀玉妃亡后在故乡取土葬妃所致。


观后群山拱护,观前池水澄碧,有拔宅池、通仙井、五担池、玉妃墓等多处景点。严仙观是我国早期道教发源地之一。


位置:距绵竹市区10公里的武都镇


5.吉祥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白云山下,与相传东汉光武帝刘秀的点将台遥相对应。殿堂依山而上,殿宇雄立,气势非凡,真可谓“荡胸填涧依风月,极目太华府乾坤。”


寺内香火不断,游人不断。其大雄宝殿的高度、长度以及占地面积等,在西南地区首屈一指。


最值得一提的是观音殿内的千年观音神像,乃香樟木雕刻而成,已有1800年的历史,至今仍然香气袭人,令人惊叹。


位置:距绵竹市区10公里的武都镇


6.云悟寺


原名云雾寺,海拔1508米,因山高林茂,终年云遮雾绕而得名。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在上寺前,尚存一株明万历年间了空禅师亲手栽植的高12米、干径2米的罗汉松,虬枝苍劲,荫天蔽日。


寺庙的殿宇风格与寺庙的佛像造型既有藏地密宗特色,又融汇有汉地显守特征,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和艺术造诣。


现又新建了千手观音殿、方丈殿、接引殿。全长1300米,高度208米的高空观览索道飞架南北,山门口108级石梯金声不断,云悟寺已成为巴蜀知名度很高的佛寺。


7.紫岩书院


其规模之宏大,为蜀川前所未有。


绵竹人引以为骄傲的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的杨锐和其史杨聪都曾在这里读过书、执过教。


院内有西汉武帝时著名哲学家严君平所凿的“月波井”。传说月波井每当朝霞霁月,井中水波荡漾掩映,因此得名。


位置:绵竹市区城东 


8.剑南春森林公园


绵竹三绝之一,中国传统名酒:剑南春。


占地面积达两千余亩,是四川省政府与日本岛县缔结友好关系十周年之际由两国人民共同营造的国际性绿化园区,凝结着中日两省县人民的友谊和两国植树者的情和义。


经过近五年的建设,目前已初步形成速生林区、自然湖泊及天然草坪、水渠、道路、植树纪念园、绿色围墙、河滩游泳池。并配有钓鱼、休闲设施。


现已初步具备成都平原上最大的以树、水、植被、鸟类、小动物为一体的自然观光区的风韵。


国际友谊林还开展有偿植纪念树活动,已有国内外贵宾植新婚树,生日树,金婚树,及其它友谊树,均树立植树纪念石刻碑,并建立管理档案,每年寄送所植树木的生长形枋的摄影照片以及树径、树冠的有关数据尺寸。意义非凡。


在园区按规划将形成一大片花果园区。以日本桃为中心,集四川平原果树品种为一林区,使之形成小景,供游人四季观花赏果。


9.四川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为国家地质公园


2000年10月27日,经国土资源部批准,龙门山地质公园被首批命名为国家地质公园。


龙门山,是一座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天下名山。古称茶坪山、湔山,又叫龙山。中华民族最早的一位治水英雄——大禹就诞生在龙门山。为纪念大禹“凿龙门、铸九鼎、治水患”,又称龙门山。


公园内还分布有古冰川遗迹、典型地层剖面等地质遗迹,被地质科学家称为“地质科学迷宫”。


除此之外,地质公园内还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保存完好的生态系统,区位条件优越,是极具优势的休闲度假、游览胜地。


罕见的海绵礁、鳞木化石的国际盛名、古老的基底、神秘的飞来峰、独特揉流褶皱、高品位多层位磷矿、典型的地层剖面等,造就了九顶山重要的地史博物馆地位,可以堪称地层研究的聚宝盆,成为“地学迷宫”。


10.德阳诸葛双忠祠为文化旅游景点。


绵竹诸葛瞻父子墓祠(又名诸葛双忠祠),是四川省重要的蜀汉遗迹之一。它与成都武侯祠遥遥相对,都是为了纪念诸葛一门“三世忠贞”而建的。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拜殿后面的诸葛瞻父子墓巍然耸峙,绿树掩映,芳草萋萋,巨型石碑立于墓前:“后汉行都护卫将军平尚书事诸葛瞻子尚之墓”。


墓旁两侧各有一株已愈百年的铁甲古松,鳞甲斑驳,夭矫如龙,叶片似剑,宛如两个披甲执剑的武士护卫着忠魂,游人驻足墓前,无不肃然起敬。


欢迎留言评论


或者讨论


绵竹其他


被遗漏的景点


世界这么大


我想去看看


钟恒:古绵竹城迁址稽考

编者按:古绵竹城从黄许镇迁至今绵竹城区所在地的原因,一直以来众说纷纭。钟恒先生认为,古绵竹城迁址的原因是由于绵远河水患所致。转载此文,在与分享信息于读者,版权属于


作为一座城市,绵竹根在哪里,梳理起来并不困难。从时间轴回看,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置绵竹县,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徙治于今绵竹市剑南镇。从汉高祖六年建县一直到隋大业二年迁至今绵竹市剑南镇,古绵竹城存续了八百余年。


古绵竹遗址


从地理位置上看,历经汉、蜀、西晋存续了八百年的古绵竹城位于鹿头山下绵远河西岸,今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黄许镇龙安村和袁家镇双江村结合部,以龙安村“土将台” 为中心的台地上。


古绵竹城为汉、蜀、西晋时期绵竹县所在地,故古绵竹城又被称为汉晋绵竹城,遗址于1986年文物普查时发现,初期被命名为“土将台遗址”。


无论时间轴还是地理位置,绵竹这个城市的根很容易确定,八百年存续根深叶茂,那么,古绵竹理应在原址或以原址为中心延续自己的城市生命,可古绵竹城却在隋朝迁址,并未在原址或以原址为中心“可持续发展”,令人费解。


古绵竹城砖


“成都恒籍此城与绵水鹿头为屏障以卫此大平原,故历世为军事重镇”,古绵竹城为何迁离有着“东西两川之要道”“益州大肺腑,此地小咽喉”重要地位与影响之称的旧址?于此,没有文字资料可以稽考。正史没有记载,有着“存史、资世、教化”作用的县志,从最早清嘉庆沈瓖纂修的《绵竹县志》到民国时期绵竹先后有五部,也未提及。


一座近千年的古城除非不得已,不会轻易动迁。从古绵竹城具体迁移时间隋大业年间看,偏居西南一隅的绵竹,也并非迫于突发的战乱、瘟疫抑或饥荒。


古绵竹城遗址


个人认为,古绵竹城迁址应该是水患所致。换言之,古绵竹城应该是水患逼迁。


首先,本人对古绵竹城遗址进行过实地调研,古城址临水而建,建于绵远河遇鹿头山折向的三角区域内侧。绵远河就是古时的绵水,为沱江上游正源,发源于龙门山脉紫岩山。绵远河发源地地形陡峭,河床比降大,附近水系发达,汇流迅速,洪水峰高量大。绵远河上游从西北向东南方向流淌,遇鹿头山麻山梁子阻挡转向笔直南流。


与今天不同,古绵远河上游水体宽广浩大,扬帆行船没有问题。汛期一到,河水猛涨,流经三角区域的绵远河自然不会再沿弯曲河道流动,而是截弯取直,直接冲击绵竹城。


古绵竹城遗址土将台


现在绵远河中下游水量渐少,枯水季时还会断流,但据仍居住在双江村、龙安村的老人回忆,老人们少年时,绵远河水量丰沛,汛期一到,经常淹没村庄和农田。可想而知,古绵远河泛滥肆虐起来危害更是何等巨大。


古绵竹城三角区域的三角坐标是现在的土将台、双江村三组、龙安村上店梁子。作为小块的冲积平原,大洪水一来,河床淤塞洪涝成灾,处在三角区域的古绵竹城不断进水,甚至演变为一片泽国,古绵竹城俨然成为季节性牛轭湖,方圆十几公里均受其害。


绵远河风光


其次,联系城市自身发展看,绵竹城规模体量日渐变大,三角区域水患影响越发严重,而要防御时或发生的大洪水,必须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东晋以后,虽然体量规模不断扩张,但古绵竹早非三国蜀时期的绵竹,地位影响以及财力物力已无法与昔日相提并论,动迁成为可能的也是必然的选择。


第三,东晋隆安年间到隋大业年间,北方战乱与灾荒不断发生,为安置流民难民,南方地区分置侨置(大多有治地无实土)频仍,辖区变动频繁,绵竹亦不例外。因分置侨置,绵竹县治所先后在旌阳区黄许镇、旌阳区袁家镇、旌阳区略坪镇、旌阳区孝泉镇,绵竹市孝德镇、剑南镇出现过。


旌阳区略坪镇原本就在三角区域,而选址稍靠西的旌阳区孝泉镇和柏隆镇、绵竹市孝德镇,每遇大汛情,方圆十几公里的季节性湖泊从西部低矮处罗家湾漫出,出袁家镇双林村,向柏隆、孝泉、德新等处爆溢,加上石亭江、马尾河、射水河汇流,旌阳区孝泉镇和柏隆镇、绵竹市孝德镇同样遭受灭顶之灾。当地老人至今谈起柏隆、孝泉,还称之为“西海”,当地至今还流传有歇后语:水冲柏隆镇——没了新场(德新)。


绵远河上游


分置侨置若干新址,让我们清楚地看见,为避水患远离“危险三角区”,绵竹县城不断尝试着由东向西“撤离”,可谓水患紧追不舍,绵竹步步后退。分置侨置的过程也让绵竹对规避水患的新城址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最后落定于汉晋绵竹城西部偏远地区,东晋侨置“难民安置点”——绵竹市剑南镇。


第四,巧合的是,历史短暂的隋朝因气候原因,全国多地多次发大水,洪灾不断,因水患弃城迁址,屡见不鲜,甚至可以说形成了风气,以致“隋文帝梦洪水没城,意恶之,乃移都大兴。”(《隋唐嘉话》)为根治洪涝灾害,隋炀帝更是大兴水利,成为中国历代皇帝大兴水利第一人——其主持修建的大运河以及诸多的建桥奇迹就是明证。生逢其时,绵竹于隋大业二年迁址,可谓与时俱迁。


绵竹人民公园


综上分析,为避水患,古绵竹城在隋大业年间迁现址,成就目前为止已有1400年历史的新绵竹城。从地形图上可清楚看出,隋新绵竹城位于绵远河(古绵水)上游与石亭江(古雒水)上游之间居中的平坝地区。居中而迁,古绵竹城选址极为慎重和考究,显见把安全宜居放在了第一位。


首先,不再因水患而忧。隋新绵竹城处于两水水量较少的上游地区,上游两水径流笔直,不会改道泛滥,同时,新绵竹城距绵远河最近也在20里以上,与石亭江距离也大致如此。


其次,不违背“临水建城”古训。远离了洪涝成灾的绵远河,隋新绵竹城傍马尾河而建,依旧遵循了古人“临水建城”的原则。与绵远河相比,马尾河流量不大,水势平缓,傍马尾河建城既得临水而建宜居之利,又避连年水患之苦。


第三,隋新绵竹城同样选址于小块平原地区,属川西平原西北部边缘,土地肥沃,宜于耕作又便于交通,有利绵竹人民生产生活。


第四,隋新绵竹城先前也非蛮荒地,从今剑南镇到今清道,隋新绵竹城范围内,从战国起就有不少原住民,而且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清道“蜀文化”遗址不少,众多战国出土文物就是明证。如此,有助于绵竹城在新址“可持续发展”。


绵竹城区古城墙残段


就近动迁,存续了800年的古绵竹城没有迁往三角区域以东蜀道“主干道”,主要原因有四:一是古代多以河道山岳为界,过绵远河“河界”属于“越界”;二是绵远河以东,已有金山郡万安县(唐朝定名罗江);三是绵远河以东除却高峻的鹿头关(今白马关),地形以丘陵为主,罗江之外,容不得再宽松地建一座平坝新城;四是丘陵地区与平坝河谷地理条件迥然相异,原处在平坝河谷的古绵竹迁新址自然会避开地理条件相对恶劣的丘陵地区。


大业三年,绵竹迁定剑南镇之后,经过省并,黄许、孝泉、柏隆(柏社、隆兴,隆兴桥)等地置县的历史,也宣告结束。


绵竹人民公园杨锐像


“退后一步自然宽”,绵竹“偏居一隅”“偏安”,有利规避洪涝之灾,有利绵竹可持续发展。迁址以后,大唐开始,绵竹迎来了新的稳定的发展期。一千多年至今,相对而言,绵竹可谓物阜民丰,老百姓安居乐业,到今天更赢得了“小成都”的美誉。


今天的古绵竹城遗址,找不到古城市的痕迹,土将台也成为农耕地和宅基地。除了依稀可见轮廓的土将台台基,无论建筑还是街道,古绵竹城遗迹荡然无存,这应该是古绵竹城弃城后绵远河冲刷、浸泡导致坍塌,进而被土壤文化层、扰土层、耕种层覆盖的结果,这也侧面证明了古绵竹城迁址的正确。(


编者按:古绵竹城从黄许镇迁至今绵竹城区所在地的原因,一直以来众说纷纭。钟恒先生认为,古绵竹城迁址的原因是由于绵远河水患所致。转载此文,在与分享信息于读者,版权属于


作为一座城市,绵竹根在哪里,梳理起来并不困难。从时间轴回看,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置绵竹县,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徙治于今绵竹市剑南镇。从汉高祖六年建县一直到隋大业二年迁至今绵竹市剑南镇,古绵竹城存续了八百余年。


古绵竹遗址


从地理位置上看,历经汉、蜀、西晋存续了八百年的古绵竹城位于鹿头山下绵远河西岸,今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黄许镇龙安村和袁家镇双江村结合部,以龙安村“土将台” 为中心的台地上。


古绵竹城为汉、蜀、西晋时期绵竹县所在地,故古绵竹城又被称为汉晋绵竹城,遗址于1986年文物普查时发现,初期被命名为“土将台遗址”。


无论时间轴还是地理位置,绵竹这个城市的根很容易确定,八百年存续根深叶茂,那么,古绵竹理应在原址或以原址为中心延续自己的城市生命,可古绵竹城却在隋朝迁址,并未在原址或以原址为中心“可持续发展”,令人费解。


古绵竹城砖


“成都恒籍此城与绵水鹿头为屏障以卫此大平原,故历世为军事重镇”,古绵竹城为何迁离有着“东西两川之要道”“益州大肺腑,此地小咽喉”重要地位与影响之称的旧址?于此,没有文字资料可以稽考。正史没有记载,有着“存史、资世、教化”作用的县志,从最早清嘉庆沈瓖纂修的《绵竹县志》到民国时期绵竹先后有五部,也未提及。


一座近千年的古城除非不得已,不会轻易动迁。从古绵竹城具体迁移时间隋大业年间看,偏居西南一隅的绵竹,也并非迫于突发的战乱、瘟疫抑或饥荒。


古绵竹城遗址


个人认为,古绵竹城迁址应该是水患所致。换言之,古绵竹城应该是水患逼迁。


首先,本人对古绵竹城遗址进行过实地调研,古城址临水而建,建于绵远河遇鹿头山折向的三角区域内侧。绵远河就是古时的绵水,为沱江上游正源,发源于龙门山脉紫岩山。绵远河发源地地形陡峭,河床比降大,附近水系发达,汇流迅速,洪水峰高量大。绵远河上游从西北向东南方向流淌,遇鹿头山麻山梁子阻挡转向笔直南流。


与今天不同,古绵远河上游水体宽广浩大,扬帆行船没有问题。汛期一到,河水猛涨,流经三角区域的绵远河自然不会再沿弯曲河道流动,而是截弯取直,直接冲击绵竹城。


古绵竹城遗址土将台


现在绵远河中下游水量渐少,枯水季时还会断流,但据仍居住在双江村、龙安村的老人回忆,老人们少年时,绵远河水量丰沛,汛期一到,经常淹没村庄和农田。可想而知,古绵远河泛滥肆虐起来危害更是何等巨大。


古绵竹城三角区域的三角坐标是现在的土将台、双江村三组、龙安村上店梁子。作为小块的冲积平原,大洪水一来,河床淤塞洪涝成灾,处在三角区域的古绵竹城不断进水,甚至演变为一片泽国,古绵竹城俨然成为季节性牛轭湖,方圆十几公里均受其害。


绵远河风光


其次,联系城市自身发展看,绵竹城规模体量日渐变大,三角区域水患影响越发严重,而要防御时或发生的大洪水,必须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东晋以后,虽然体量规模不断扩张,但古绵竹早非三国蜀时期的绵竹,地位影响以及财力物力已无法与昔日相提并论,动迁成为可能的也是必然的选择。


第三,东晋隆安年间到隋大业年间,北方战乱与灾荒不断发生,为安置流民难民,南方地区分置侨置(大多有治地无实土)频仍,辖区变动频繁,绵竹亦不例外。因分置侨置,绵竹县治所先后在旌阳区黄许镇、旌阳区袁家镇、旌阳区略坪镇、旌阳区孝泉镇,绵竹市孝德镇、剑南镇出现过。


旌阳区略坪镇原本就在三角区域,而选址稍靠西的旌阳区孝泉镇和柏隆镇、绵竹市孝德镇,每遇大汛情,方圆十几公里的季节性湖泊从西部低矮处罗家湾漫出,出袁家镇双林村,向柏隆、孝泉、德新等处爆溢,加上石亭江、马尾河、射水河汇流,旌阳区孝泉镇和柏隆镇、绵竹市孝德镇同样遭受灭顶之灾。当地老人至今谈起柏隆、孝泉,还称之为“西海”,当地至今还流传有歇后语:水冲柏隆镇——没了新场(德新)。


绵远河上游


分置侨置若干新址,让我们清楚地看见,为避水患远离“危险三角区”,绵竹县城不断尝试着由东向西“撤离”,可谓水患紧追不舍,绵竹步步后退。分置侨置的过程也让绵竹对规避水患的新城址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最后落定于汉晋绵竹城西部偏远地区,东晋侨置“难民安置点”——绵竹市剑南镇。


第四,巧合的是,历史短暂的隋朝因气候原因,全国多地多次发大水,洪灾不断,因水患弃城迁址,屡见不鲜,甚至可以说形成了风气,以致“隋文帝梦洪水没城,意恶之,乃移都大兴。”(《隋唐嘉话》)为根治洪涝灾害,隋炀帝更是大兴水利,成为中国历代皇帝大兴水利第一人——其主持修建的大运河以及诸多的建桥奇迹就是明证。生逢其时,绵竹于隋大业二年迁址,可谓与时俱迁。


绵竹人民公园


综上分析,为避水患,古绵竹城在隋大业年间迁现址,成就目前为止已有1400年历史的新绵竹城。从地形图上可清楚看出,隋新绵竹城位于绵远河(古绵水)上游与石亭江(古雒水)上游之间居中的平坝地区。居中而迁,古绵竹城选址极为慎重和考究,显见把安全宜居放在了第一位。


首先,不再因水患而忧。隋新绵竹城处于两水水量较少的上游地区,上游两水径流笔直,不会改道泛滥,同时,新绵竹城距绵远河最近也在20里以上,与石亭江距离也大致如此。


其次,不违背“临水建城”古训。远离了洪涝成灾的绵远河,隋新绵竹城傍马尾河而建,依旧遵循了古人“临水建城”的原则。与绵远河相比,马尾河流量不大,水势平缓,傍马尾河建城既得临水而建宜居之利,又避连年水患之苦。


第三,隋新绵竹城同样选址于小块平原地区,属川西平原西北部边缘,土地肥沃,宜于耕作又便于交通,有利绵竹人民生产生活。


第四,隋新绵竹城先前也非蛮荒地,从今剑南镇到今清道,隋新绵竹城范围内,从战国起就有不少原住民,而且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清道“蜀文化”遗址不少,众多战国出土文物就是明证。如此,有助于绵竹城在新址“可持续发展”。


绵竹城区古城墙残段


就近动迁,存续了800年的古绵竹城没有迁往三角区域以东蜀道“主干道”,主要原因有四:一是古代多以河道山岳为界,过绵远河“河界”属于“越界”;二是绵远河以东,已有金山郡万安县(唐朝定名罗江);三是绵远河以东除却高峻的鹿头关(今白马关),地形以丘陵为主,罗江之外,容不得再宽松地建一座平坝新城;四是丘陵地区与平坝河谷地理条件迥然相异,原处在平坝河谷的古绵竹迁新址自然会避开地理条件相对恶劣的丘陵地区。


大业三年,绵竹迁定剑南镇之后,经过省并,黄许、孝泉、柏隆(柏社、隆兴,隆兴桥)等地置县的历史,也宣告结束。


绵竹人民公园杨锐像


“退后一步自然宽”,绵竹“偏居一隅”“偏安”,有利规避洪涝之灾,有利绵竹可持续发展。迁址以后,大唐开始,绵竹迎来了新的稳定的发展期。一千多年至今,相对而言,绵竹可谓物阜民丰,老百姓安居乐业,到今天更赢得了“小成都”的美誉。


今天的古绵竹城遗址,找不到古城市的痕迹,土将台也成为农耕地和宅基地。除了依稀可见轮廓的土将台台基,无论建筑还是街道,古绵竹城遗迹荡然无存,这应该是古绵竹城弃城后绵远河冲刷、浸泡导致坍塌,进而被土壤文化层、扰土层、耕种层覆盖的结果,这也侧面证明了古绵竹城迁址的正确。(


【本文标题和链接】绵阳绵竹在哪里(绵竹附近哪里看雪) http://www.hzhe123.cn//n/162564.html 页面最新缓存时间: 2024年05月07日 星期二